关注核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指能从整体上引领学生理解、品析文本内容,感悟文章主旨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讨论和理解的问题,是在文本研读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导作用的重要问题。善于设计核心问题,紧扣核心问题开展阅读教学,能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简洁高效,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
我在设计时,让学生读四篇文言文,概括出古典文言小说简约的特点。找出四篇文言文的开端,品品开端中“简中见要素之完整”的特点。紧扣词句感知营造的故事氛围,前后勾连咀嚼情节发展的伏笔照应,能从古典短篇文言小说精妙简言中读出丰意。我巧妙地利用核心问题,“文言文开端的作用”这一核心问题,以学生为主导,牵一发贯穿整篇文章,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他们的知识能力接受水平。可以说所有的核心问题提问都必须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在进行核心问题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核心目标及内容,还需考虑到学生,因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有比较深的了解,而且还需以最近发展区为依托,在此基础设计出的核心问题才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核心问题”的设计体现了语文教学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式语文学习,打破传统重双基、重读写的浅层课堂壁垒,建立核心问题引领下的问题场域,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开放性和评价的多元化,培养训练师生的思维能力、研究力、创新力,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化、最久化、最优化的发展,把握核心问题的基本特征、理解“理解”的真正内涵,探究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设计核心问题的策略,做到为学生真正的理解而设计,为理解而教。设计的核心问题的受众对象是学生,那设计核心问题就要以学生为基础,要基于学生的理解而设计,不是高深就是核心问题,当然也不是肤浅才是学生能理解的,核心问题里应有基本问题的浓缩,学生一看就应该知道思维的方向,才能在课堂上推进;同时,核心问题必须有高度的概括性,就语文阅读而言,一个核心问题可以辐射到文本的结构、语言、写作手法、人物、主题思想等各个方面,再有也要体现教师教的预期效果、学生学的接收能力与学之后评估反馈的方向,它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复杂的,高度凝练概括的。
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力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是教学中呈现以一当十的力量。”根据余映潮老师对主问题的解释,我想“核心问题”可以这样来理解:“核心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它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它能带动整体阅读并深化学习活动,能整合现行教学中学习的关键内容,能贯穿整节课的客观问题或客观任务。它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