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9A unit3 reading 教学随笔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成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必须讲究策略,才能保证其有效、顺利进行。
分组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成绩上中下)或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每小组我都安排四到五人。尽量使小组成员在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小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记录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当然,小组成员的“岗位”不是固定的,小组长竞争“上岗”,其他“职位”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轮流替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例如:牛津英语译林版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 围绕青少年的烦恼这一话题展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我设计了以下讨论环节。
(四个人一组,好中差学生搭配。轮流进行提问,记录员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u What’s your biggest problem?
u What causes it?
u How do you feel?
u Can you offer m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讨论后完成表格:
Partner1 | Partner2 | Parten3 | Parten4 | |
problem | ||||
cause | ||||
feeling | ||||
suggestions |
学生们在课堂前期对文本进行了梳理,对主题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大量信息输入为Group Work做了充分的铺垫 。小组讨论时,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使他们也能参与到讨论中,培养了自信。最终合作完成小组内的调查报告 ,教学效果较好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