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
卞莉月
教学内容:唱《恰利利恰利》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印尼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2、学生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3、能唱好歌曲中简单初步的双声部。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恰利利恰利》中的交替合唱声部,并能用快乐的歌声正确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竹筒(模仿安格隆)
律动
听音乐伴奏律动(完整伴奏音乐)2遍音乐
(完整体验)听教师完整范唱,小朋友用xx x 拍手配合。
问:在刚才的音乐活动中你获得了怎么的心情? 师 小结
2、熟悉歌词 (完整听)
教师刚才唱的这首歌曲是什么内容呢?请小朋友结合黑板上的歌谱,听一听哪一句歌词最有特点?(完整听) 师 小结
师:你能读出来吗?你能知道这句歌词什么意思吗?
→揭题 xxx xx
读一读 X X X X X |X X X|
恰 利 利 恰 利 恰 蹦 蹦
师:顺口还是拗口 ——再读一读(用唇舌)——加速
第一部分的学习
有节奏的诵读(师带第一段)
第二段歌词自己读
歌词描写了怎样的情境?
生:
师:勤劳的庄稼人
跟音乐伴奏诵读(第一部分)
跟琴学唱第一部分
Ti li li ti ti /ti ti ta 一字一音 一字多音
跟琴唱一唱,你们的情绪是怎样的?
加速唱
哪几条旋律线是长的一样的?
向下进行 向上进行 但相同的旋律线,音高却不同
唱一唱歌谱 → 接龙唱 → 完整唱
再次跟音乐伴奏唱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学习
听第二部分音乐
师:劳动人民辛苦了一天了,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去,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他们是怎样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去的呢?
生:啦啦
再次听音乐
师:这里面是用一种声音唱的呢?还是两种不同的声音的呢?在我们的音乐中是用乐谱来记录两种不同的声音的呢?(出示乐谱)
师:哪个是一声部?哪个是第二声部?哪个声音先唱?为什么?
先学一学二声部
1)55 6 /6 — 跟琴唱
有什么特点?长长的音,加上动作 生唱一唱
生再唱 师唱 →交换
分组唱→加入歌词
跟音乐合作
完整跟音乐唱一唱
欣赏印度风光视频
深化歌曲 二度创作
加入课前的律动 唱一唱
加入5—|43 2|
听老师是怎样表达对印度尼西亚风光的赞美的
生:
安格隆介绍
师:其实老师是在模仿-----
安格隆视频
4、师唱 “5 —|4 3 2|4 —| 3 2 1|”
教师用
你们能创编第二行吗?(让孩子们自己动脑)
唱一唱创编的第二声部
唱歌谱
唱一唱“lu”
音乐唱第一声部,生唱第二声部
分两组唱一唱
用乐器模仿安格隆
说一说 它能发出几种声音
试着用乐器边唱边敲
分组合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