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伊甸园》教案
执教: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吴伟星
教学目标:
1、有表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本文作者对音乐由衷的礼赞之情;
2、学习本文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并以抒情句贯穿全文的写法;
3、积累“横亘中天”、“流水欢音”、“如烟往事”、“春风拂面”等富有文学味儿的词语;
4、培养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体现了语文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特点,应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验语文之美;
2、课堂信息交流的渠道应力求多样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达到共识、共享的目的;
3、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解读;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
诵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记叙与抒情水乳交融,并以抒情句贯穿全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以《彩云追月》的乐曲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是一种美妙的旋律,是人的“神、魄、魂、意、志”,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果说,语言文字因为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使它更具内蕴丰富的特点,那么,音乐以动人的乐音直接敲击着人的心房,以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特点令人如痴如醉,心动神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当代女作家叶文玲是如何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请同学们自主推荐两位同学上台朗读。
要求:
1、认真听读,听完后作恰当的点评;
2、想一想: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比一比:谁概括得更正确、更流利。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划一划:划出本文中你认为最富有文学味儿的词语,体会它们的妙处。
2、找一找:找出本文起提纲挈领作用的抒情句。
3、创设问题情境:
议一议(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请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两个问题讨论):
(1)根据本文主要的抒情句,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理清抒情线索)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事的?主要叙述了与音乐有关的哪几件事情?你能否找出表现作者对音乐感悟的关键词?(理清叙事线索)
(3)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让你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什么?你能有表情地朗读吗?
(4)你是否爱好音乐?你有没有产生过听了音乐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请说说你的体验。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讨论,达到共识共享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激活思维
1、仿句练习:
音乐,是横亘中天的明月;
音乐,是人们通向精神天堂的云梯……
2、众说纷绘
探讨问题:作者叶文玲为什么会对音乐如此酷爱、痴迷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再读课文,入情入境
听老师读,感悟语言文字无穷无尽的魅力;
一齐有表情朗读,体悟本文语言意蕴丰厚的特点。
六、自主提问,敢于探究
通过本文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还形成了哪些新的问题。
七、学生发言,总结全文
1、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结束语:音乐是声符奔撞的迷宫,音乐是情感涌溢的海洋,音乐是心灵弥散的空间,音乐是生命流转的记忆。文学和音乐,又有着多么相近的魅力!爱文学,爱音乐,也就更热爱生活,更热爱生命!非常感谢和初一(16)班的同学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四十五分钟。课后请同学们学习本文记叙和抒情水乳交融的写法,以“我和音乐”为话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