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生命课堂的策略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留驻英语课堂教学空白,培养创新思维,启迪情智
发布时间:2014-10-28
点击:
来源:
作者:韩建国
留驻英语课堂教学空白,培养创新思维,启迪情智
【摘要】以学生为本,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减负增效教育的今天,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于各个学科中。其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新思维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构成创新能力有的要素有多种,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源泉,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性与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中学各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片刻的空白,让其拥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与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语言的学习与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 课堂 空白 思维 情感
课堂教学不是老师独舞的讲台,而是师生共同演义的舞台。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中间、结尾常常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每一个成功的英语课堂不仅有引人入胜的导入,环环相扣的演示和操练,而且有强有力并发人深思的结尾和适时有效的复习总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若设置一些空白,让师生在这里相互沟通,探究生成的课堂文化,收获美丽的心灵套餐,是多么美妙的事啊。教学空白是极其绝妙的教学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设置,适度运用,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于落实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叶澜教授说:“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一、引课时的空白
注意讲授新课时导语的运用,此时巧妙的设置悬念,问而不答,留下些许空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发挥主体能动性有一定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研究“痕迹理论”过程中,教育心理学者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这就是瞬间记忆的作用。瞬间记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记忆方法,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在课堂上多多训练瞬间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适当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在学习2011版新教材Go for it 8B-U1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 一文时,让学生不看课文,只看标题,想象一下故事情景。这一想象,lying, without thing twice, take sb. to the hospital , call 120, move…onto…, save sb. in time, think about oneself, 以上这些词汇、短语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与习得。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自读、讨论来完成课文的空白填空,将枯燥的课文学习变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
学习课文之后,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让同学们仔细听,不要急于回答。Did you meet the same thing around us? Are there any people like the driver around us? Are you a person like the driver? So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 driver? 学生们窃窃私语,联想到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扶不扶》以及扶摔倒老人被讹诈等事件,好多学生静下声来,想说又不敢说。看着他们腼腆的样子,我说让我们先一起大声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尤其是引号里的语言:It’s sad that many people don’t want to help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want any trouble. But the driver didn’t think about himself. He only thought about saving a life. 我们对此满有表情地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人人脸涨得通红。我慢慢地接着说:I think we should help others . Maybe we help others today, others will help us tomorrow. So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ourselves. Dear friends, let’s help each other at home and at school .Let’s help others from me , from you ,from us. Let’s help others today, not tomorrow. 然后我们一起复述: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ourselves. Let’s help others today, not tomorrow.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设置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情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解疑心,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力和注意力,更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人品。
二、讲课时的空白
要突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陪衬,决不能与只需要了解的内容平分秋色。此时的空白就尤为重要了。老师要注意讲到兴趣正浓时故意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势必给情景中的学生以重槌之击,从而更加集中注意力。
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不愿干家务、情感缺失、不知感恩等现象,在学习Go for it 8B-U3的阅读课时通过提问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with housework? Is it necessary for kids to do housework and chores? Should kids do housework? 在不让学生有知觉的情况下进行初步调查,让学生举手表决。令我惊讶的是,每个班级只有5人左右同意干家务,让人十分心寒。于是我没有急于上课,而是让一位学生朗读以下内容:
中小学生是否应当帮助家长干家务是世界各国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哈佛大学的教育学者曾对400多名少年长期跟踪调查,发现美国小学生每日平均劳动1.2小时。更值得我们参考及反思的是,他们得出结论: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的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高出20%,此外,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产家庭中,不少家长给做好家务劳动的孩子发工钱,以此来激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孩子在几毛钱几块钱的鼓励下把被动劳动变成主动劳动。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体谅父母,也知道了自己在家庭中应当有所担当,懂得不劳而获是不对的。我国虽也有家长采用类似的做法,但社会上也有争议之声。
总而言之,孩子帮助家长从事适当的家务劳动可以加强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利于家庭成员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做家务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会促使他们思考解决的方法,还能增强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与学生一起分享Some ideas on doing housework in different countries .
学生们听了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多数学生陷入了沉思,个别离异家庭的孩子脸上流露出异样的表情。最后除两个学生外,所有其他的学生都很认真地一致同意:Kids should do housework. We need to share housework at home. 并且我们得出一个结论:If we learn to do housework now, we will have a happy family in the future. 这个单元的阅读教学老师教得顺心,学生也学得开心。
此时的空白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上升到了思想领域,端正了为人之道,强化了责任意识,课文的人文特征相映成辉。教师在讲课时,也不一定把问题分析得如此这般细致和透彻,设置一些空白,在讲课的关键处卡住,或者设置一些半成品答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奥秘的潜在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能力,更净化了学生的心灵,熏陶了情感和德育的教育。
偶听一同级段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思想及其变态,在讨论“My parents often argue ,what should I do? ”时,学生竟然想到解决的办法是离婚和分居。故我也有意试着设置了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有学生窃窃私语“My parents never argue.”我顺势让该学生复述刚才的那句,并紧接着问“If they argue, what should you do? ”她说“I think ,first,I should be a good child at home and a good student at school. Then …”接着,全班学生抛出了“Maybe, I could pretend to be ill or to be hungry. Or cook much awful food. Or cook only a little delicious food. Because loving parents always love their children. … ”我设问“Do you like leaving home while they are arguing?”“No,No”全班学生使劲摇头,我随即给他们戴了一顶高帽“高素质的家长培养了高素质的儿女,也让我很便宜的拥有了高素质的你们。”学生情绪高涨到了极点,课堂情感教育,教师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学生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如此优美的课堂教学,只要我们教师稍作引导,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的课堂不仅起到了复述课文的作用,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达到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将人的思想也达到了升华。学生激动不已的心情使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更有信心。
三、结课时的空白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与文本学习有关、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或是为下文的学习埋个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或开始某课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会获得“余音绕梁”、“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学习了新教材Go for it 8B-U2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的第一课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准备教室大扫除的情景,让他们稍稍合作一下,然后班长开始发言:Dear claasmates, there is a notice for us. We are going to clean up our classroom this afternoon. Now let me tell you what to do .
“…, could you please carry some water ?”
“…and …,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windows?”
“…and …, 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and …,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chairs and desks?”
“…and …, could you please take out the rubbish in the end?”
同学们积极应答,很有马上行动的样子。老师趁此机会布置作业:今天我们没有作业,大家只要当一回这样的班长向同学们布置任务就可以了。不过,遇到班级真的有活动的话,一定要积极参加噢,要为班级荣誉加油啊!学生齐刷刷的一声Yes, sure . No problem. 就在这样的兴奋中轻轻松松地结束了课堂。课堂教学真正地做到了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学生生活的做事当中去,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劳动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