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2014-12-24
点击:
来源:
作者:杨桃娟
课题研究理论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着互动,人与人要进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为“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1978)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所谓的“权威”或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己由学生小组来完成了,形成了师生间民主、平等、多向交往的人际关系。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活动的主角,教师不再是“一言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应试教育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改善和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理念这种要求与倡导的体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又可以从组员的发言当中获知其他意见或看法,从而不断受到启发,拓展了想象的空间。此外,有的时候很多问题单凭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或者每个人都只是带有片面的看法,而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办法。所以说,小组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的能力,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三)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作为独生子女,很多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难与他人合作;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垂头丧气;课堂上太看重自己,不关注他人。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学交往,学生感受到教师或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自信,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人人愉快地在交往中学习,促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很重要,他们在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表现出了空前的活跃、热情和激情。在这种合作、互动之中,每个学生时刻在吸收他人之长,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增强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正常、良性的发展。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是一种情景化的互动活动,设计多元化的情景能使学生的心灵与心灵进行对话及撞击。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常规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等弊端,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乐趣。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不仅仅只是重视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要教会学生用英语传递与接受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能够听懂并正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图,同时以正确的方式向对方传递自己所希望表达的内容。
众所周知,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富于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而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