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研究>>课堂研讨>>文章内容
《幼时记趣》教案
发布时间:2014-12-24   点击:   来源:   作者:吕月华

 

七、幼时记趣
沈 复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作者作品介绍
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
三、课文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课文,做到读通顺、有感情。
四、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zhì)   小(miǎo 鹤唳(lì) 凹凸(āo tū)    hè) 然大物(páng   
然称快(yí)lì)   项为之jiāng
五、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六、合作探究 积累文言知识
(1)常用文言实词
余:我
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
察:看清。
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
故:所以
私:私下里
拟:比
强:僵硬的意思
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拔山倒树:搬开土山,撞到大树,拔,移,搬开
(2)常用文言虚词
之 
物外之趣:的
心之所向: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因为
徐喷以烟,用
或:连词 或者
使其冲烟飞鸣:代词蚊子
常蹲其身:代词,自己的
盖:连词“原来是”
为:项为之强:因为
(3)一词多义
观:昂首观之(看)    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    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    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    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经常)    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    以丛草为林(当作)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4)通假字:项为之强 “强”通“僵”
(5)特殊句式
省略字:“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
省略句:群鹤舞(于)空   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   ……为所……:表示被动,译为“被”
七、寻“趣”
文章写了童年生活的哪些“物外之趣”?
第1段:总叙“物外之趣”。
第2段:“物外之趣”一:观蚊如鹤。
第3段:“物外之趣”二:神游山林。
第4段:“物外之趣”三:鞭打蛤蟆。
  八、课堂巩固
 1)一词多义
  
(1心之所向 (2昂首观之 (3观之正浓 (4项为之强 (5故时有物外之趣
      (1使其冲烟飞鸣   (2常蹲其身 ( 3神游其中
      (1拔山倒树而来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答案:之 (1)助词,无实际意义。(2)代词,代群鹤舞空的景象。(3)代词,代二虫。(4)代词,代昂首观之的动作。(5)助词,的。
其 (1)代词,代蚊子。(2)代词,代自己。 (3)代词,代想象中的山林。而(1)连词,修饰作用(2)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语句翻译
①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用心地想象,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②常蹲其身(常蹲下身子),使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③神游其中,恰然自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④见二虫斗草间。(看见二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九、类文感悟亭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注释:①蹴(cù)琨觉:踢醒刘琨。蹴,踢。②骁健:骁勇的士兵。③诚:果真。④廪(lǐn):公家发的粮食。⑤击楫:敲着船桨。人们常说的“击楫中流”就是指祖逖渡江击楫,誓清中原这件事。⑥起冶铸兵:炼铁来铸兵器。
赏析要点:西晋王朝被北方少数民族灭亡,王室南造到建康(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祖逖是东晋名将,时刻不忘收复北方国土。这篇文章写了祖逖两件事——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突出表出了祖逖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给我们以启迪。
自悟空间:
1、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祖逖的确是“少有大志”?
2、“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两个成语均出自此文,请分别解释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3、读完本文,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有哪些启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