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理解并坚持在现阶段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3、了解艰苦奋斗的含义;了解古往今来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并结合分析现实生活中同时存在的高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与贫困学生刻苦求学等现象,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仍要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
把艰苦奋斗贯彻到生活中。
[新课导入]:
播放韩红的歌曲《天路》。
教师介绍:《天路》这首歌是歌颂青藏铁路建成的,这条铁路曾被国外专家认为是“不可能建设”的。因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青藏铁路建设者硬是攻克了高原风沙地段、盐湖地基、关角山隧道等几大技术难题,冲破高寒缺氧、狂风暴雨的重重阻力建成了这条世界上最高的铁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长城”。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艰苦奋斗的含义、意义。
1、 课堂调查: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看了下面的材料,你对艰苦奋斗也许会有新的认识。
(1) 建设者之歌:丁太保是中铁四局青藏工地医院护士长。2001年,丁太保把刚刚小学毕业的女儿托给小姑,从合肥来到格尔木工地医院。2002年3月……(见教参)
(2) “英语神厨”张立勇……(见教参)
(3) 周杰伦的创业故事……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1) 什么是艰苦奋斗?
(2) 艰苦奋斗的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阅读,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解决问题,帮助辅导)关于第一个设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说明这些含义在材料中的人物身上的体现以提高学生资料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在他们身上分别体现出不怕吃苦的生活作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艰苦奋斗的意义:
n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n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健康发的重要动力;
n 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n 才能肩负历史使命,为共同理想的简谱现作贡献。
二、艰苦奋斗为什么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情境一:教材P154:正在读中学的李某:讲艰苦奋斗不合时宜了……
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请你参与讨论。
小结:艰苦奋斗不是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要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理想顽强拼博;要以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培养___________的品质;要善于积聚__________,奉献社会,用于提高____________。这既是推动_____________的客观要求,也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动力。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磨砺意志,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觉抵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P154:四川省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
这个报告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我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
填空:
我国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止前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_____,发展_______,地区差距_____,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高,我国农村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
小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 谈谈我或周围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不有哪些行为或现象是与艰苦奋斗的要求不符的。
要引导学生结合本校本班和学生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谈,通过学生的交流为下面的设问作铺垫。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继承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n 学习上:刻苦学习,不怕挫折;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n 生活上:勤俭节约,磨炼意志,不贪图享受,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攀比……
n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巩固新课]:1、知识总结:本课就艰苦奋斗学习了四个问题,即:什么是艰苦奋斗;为什么要艰苦奋斗?艰苦为什么没有过时?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相关习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