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名誉权,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在社会生活中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提高公民素质,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现人格的力量。
2.知识与能力:知道姓名权,名誉权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法律对姓名权和名誉权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生活中,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你有,我有,他也有;你叫我,他唤我。
谜底:名字
(二)讲授新课
一、说说我们的姓名
(多媒体展示)阅读感悟:姓氏的由来
活动一:姓甚名谁
学生介绍自己姓氏的由来并且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其含义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而且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我们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都花了一番心思,无非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长大之后能有所出息。
引导:在生活中,如果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姓名的时候,能否随意改变自己的姓名呢?
活动二: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材料)
(投影显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姓名的决定和使用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有关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同时,法律还规定:子女既可以随父亲姓也可以随母亲姓。
(过渡)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不是以姓名相称,而是各自喊对方的绰号.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喊绰号表示彼此关系密切,这种观点对吗?
二、喊姓名还是喊绰号
讨论三:
(1)《水浒》中的英雄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2)我们熟悉的明星也有绰号。
问题提示:足球明星如:“外星人”罗纳尔多、“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疯子”伊基塔、“战神”巴蒂斯图塔。
篮球明星如:“大鲨鱼”奥尼尔、“飞人”乔丹、“魔术师”马吉克•约翰逊。
(3)城市、国家也有绰号。
如:常州——龙城,雾都——重庆,花城——广州,春城——昆明,石城——南京,江城——吉林等。
“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为世人所熟知。“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缩写是U.S.,U.S.也是美国的缩写。
(4)这些绰号不但无损其形象,反而脍炙人口,留传于世。这是为什么?喊绰号会侮辱他人人格吗?
问题提示:绰号古已有之,有些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的绰号甚至脍炙人口,流传于世,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物的绰号抓住了人的特征,诙谐、幽默,一语中的,观点鲜明,便于记忆,富有创造性,显示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有时还是民间文化的某种体现,但如果在生活中故意给人起不雅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用绰号代替姓名,那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甚至是对别人人格尊严的侵犯。生活中关键是要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文化修养。
(5)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
教师小结: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别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起绰号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伦理道德等问题。给人起绰号,应慎之又慎。
坦露心迹:当别人给起了绰号,你将如何面对?
教你几招:如何面对绰号
微笑面对。有些绰号是好朋友对你的昵称,虽然不雅,但表现了你们之间的一种亲密感情。对同学的这种“爱称”,你应理解并大度地一笑置之,或友好地表示自己的不满。
勇敢面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己的弱点也有可能成为同学给你起绰号的原因,这时要勇敢面对,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乐观对待。乐观同学和悲观同学对待绰号就有着不同的心态。悲观的同学想到的是别人在揭自己的老底,让自己难堪,因此产生自卑和怨恨的情绪;而乐观的同学就不会特别在意:既然消灭不了绰号,就乐观地接受。(如香港著名节目主持人肥肥——沈殿霞,现在人们只知她叫“肥肥”,即忘了她叫沈殿霞,我们生活中是不也有这样的情况呢?)
友善相处。有些绰号源于同学们开得过火的玩笑,并非故意伤害。对这样的同学,你应当以一种友善的心态来对待,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温暖,当他看到你的真诚和魅力,就会改变对你的态度,并为给你起不雅的绰号感到惭愧。
有些绰号,同学们如果确实不能接受,那就想些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
①如果你认为绰号伤害了自尊,让你没面子,就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这个绰号,我有自己的名字;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请你不要再这么叫我。
②有的绰号是带有侮辱性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容忍和退让,要勇敢地说“不”。你的软弱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因此当受到侵犯时,不要躲也不要怕,要严厉地指责他,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力量。
③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不妨请老师帮忙,开一个主题班会,讨论绰号给同学们带来的伤害,诉说你的苦恼,得到同学们的理解。
(过渡)人除了姓名、绰号等符号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性标志——名誉。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誉,把名誉看成是“人的第二生命”,而要获得好的名声,就要努力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不断增强道德修养,自觉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名誉的事情,正如《墨子•修身》所言:“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一个人名誉的获得是通过经过长期努力的,我们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三、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活动四: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
请学生阅读相关材料“MP3风波”,然后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场MP3风波中,你对小吴和小白的言行有什么看法?(2)如果你是小吴,会选择什么方法要回自己的CD机呢?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的平等态度,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过渡:生活中被人误会是常有的事情,有些误会甚至会使一个人的名誉受损。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消除误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活动五:被别人误会时
(1)有个同学经常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不少同学信以为真。
我的方法是:
(2)老师把你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有人却说你是抄袭的。
我的方法是:
小结:名誉好比“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要想获得好的名声,就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名誉的事情,要维护自己的名誉还要讲究诚信。
案例分析2:教材P34“虞孚造假”
(1)从虞孚造假沦为乞丐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问题提示:古代越国的虞孚在做生意的时候,因造假而名誉扫地,沦为乞丐,充分说明从古至今,无“信”也就必然无“誉”,信誉与名誉密不可分。
(2)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请说一说。
问题提示:如南京冠生园食品企业的“月饼馅”事件,不仅影响到了自己企业的名誉,而且殃及整个月饼行业。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针对故事揭示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利”的获得离不开“信”和“誉”,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通过损害他人名誉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不能成功,还有可能损害自己的人格,甚至企业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教师小结:名誉不仅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企业和组织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珍惜名誉,要讲诚信。诚信不仅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也是经商的道德基础,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板书)
(三)结束新课
“诚信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不仅是经商的基础,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还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有良好的名誉,如果失去了信誉,也许今天能暂时欺骗别人,甚至获得利益,但是迟早会身败名裂的。在新型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