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 《西南节庆 歌舞欢腾》 | |||
课时 | 第二课时 | 课时主题 | 傣族泼水 | |
学习目标 | 1.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金孔雀轻轻跳》,感受一字多音、同有异尾等创作手法带来的民歌体验。 2.能根据象脚鼓和所给节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合适的象脚鼓节奏尾歌曲伴奏。 3.了解傣族泼水节,在载歌载舞的节庆活动中,喜爱傣族歌舞,能积极主动探索傣族的歌舞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
学习重点 |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傣族舞蹈和傣族乐器综合表现《金孔雀轻轻跳》 | |||
学习难点 | 小组合作的形式创编象脚鼓节奏,感受傣族歌舞的特点。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钢琴、单元任务单、课时任务单 | |||
活动版块 | 学习过程 | 设计意图 | ||
火把欢腾 旧知迁移 | 1.旧知复习,运用单元学习任务单(见附件1),复习前课时中彝族的歌舞。 2.回顾单元学习任务单,回顾彝族节庆来源、节庆活动和节庆方式。 3.继续寻访西南节庆采风之旅,引出新课时主题《云南泼水》。 | 结合单元学习任务单,在听、唱、动等多个学习任务中,系统回顾单元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迁移节庆活动、舞蹈、歌曲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思维能力。 | ||
孔雀婀娜 重点突破 | 1.观看视频,了解傣族泼水节的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 2.感受傣族语言。 3.教师舞蹈示范,学生模仿孔雀舞 | 通过观察、提炼、模仿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能力,在活动中,渗透傣族节庆活动的内容,了解傣族文化,喜爱傣族舞蹈,增强文化自信。 | ||
孔雀轻唱 互动学习 | 1.听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 2.听师范唱歌谱,分析歌曲乐句和调式。 3.模唱歌谱,发现同头异尾的乐句。 4.按乐句模唱歌谱。 5.听唱歌词,迁移第一节课一字多音。 6.合作演唱歌曲。 7.背唱歌曲。 | 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学唱歌曲,在几个问题的驱动下,层层递进学习歌曲,帮助学生理解民歌创作手法和歌曲的特点。 | ||
孔雀象脚 合作探究 | 1.观看视频,了解傣族打击乐器象脚鼓。 2.根据基本节奏×、 ×× ,组合创编象脚鼓节奏。 3.小组展示。 4.唱、跳、奏综合表演。 | 以小组合作的进行创编,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规则意识,锻炼学生交流和提炼的能力。以已经习得的节奏为基础,依据2拍子音乐特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二度创造的能力。 | ||
总结提升 单元对比 | 1.总结傣族泼水节的特点,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单第二课时。 2.拓展延伸,单元总结 | 以单元任务单为整节课的大任务,承前启后地完成音乐知识的提炼与总结,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思维,并帮助学生梳理单元学习的脉络和课时学习的重难点,为下一节课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础。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