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
荆川小学 过舒阳
一、导入:身临其境 学习主题a
身势律动
1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个热身。看老师怎么做?生围圈坐(PPT:主题a旋律,背景淡色就可)先做动作1(拍手捻指)。
生做。
看老师,又加了什么动作?动作2(拍腿)你能试一试吗?
现在我要把这两种动作整合,是怎么整合的呢?用序号告诉我。再试一试。
我给你们加两句旋律,听好速度(慢速)再听这次的速度(快速)
你能和我一起哼唱这个旋律吗?边哼边做。
二、认识台湾的森林精灵,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
1认识小动物。
师:玩的很开心吧。我们现在围成小圈,方便你们交流。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奇妙的声音。(PPT:小动物的叫声)
问,猜猜是谁?
2.认识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听听——学学小动物的声音(PPT:四个动物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他们都来自哪里吗?来自宝岛台湾的大森林。
3.聆听引子部分的前半部分。
师:把这些小动物的歌声组合在一起,又是怎么的效果?你能起个名字吗?
生:森林合唱。
4.完整聆听全曲。
师:作曲家给它取名《森林的歌声》(贴板贴),当小动物的歌声配上优美的旋律,又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呢?当听到熟悉的旋律你可以哼唱或用动作表示。
生听。并回答。
师追问: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这就是主题a(贴A)
三、学习主题b
1.找旋律特点
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主题。主题b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找找它的特点。(ppt:出示乐谱)
师弹奏并范唱。
生答:同头换尾
2.学唱不同的部分
师:先来学绿色部分的旋律。
第一句:我弹你唱。
第二句呢,67到了弱拍上,试试。
3.师生合作接口唱
师唱相同部分,生接不同部分
4.学唱歌词
我加上了一段歌词,你能和我合作吗?
我问你答。
用怎么的表情呢。
跟着音乐演唱。(ppt放主题b)
四、学习主题c
1.听c主题,听节奏特点
师:还有个主题没有听(贴c)。它又有什么特点呢?听
生:有的舒展,有的紧凑。或时而强,时而弱。
2.为主题c,设计动作。
师:你能设计个动作表现吗?
生边听,边动。
师:老师也设计了一动作,你们看,这是什么?褐鹰鸮!哈哈,对了!音乐舒展的时候像在展翅飞翔,紧凑的地方可以会晤翅膀紧追。
师生配合表演。老师展翅,学生紧追。
五、完整欣赏
1.给乐曲三个主题排序。
师:三个主题都听完了,还有印象吗?考考你们,分别听一听。
师:如果完整的播放全曲,你能听辩并排序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排序,你们可以用表演给他们提示。a用步伐,b用歌声,c用动作。
2.介绍吴金黛
3.自然界的声音与音乐的探索不仅仅有吴金黛这一批音乐人,在法国也有个班得瑞乐团,他们沉浸于自然音乐的创作,也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了世界美妙的声音,一起来听,你能模仿吗?
听完说:他们有时在荒野必须举着比人身还长的录音架往峡谷中采集风声,整个过程险象环生,但也因为如此,敬业的班得瑞才能将这些天然的音效栩栩如生地融合在作品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