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哟乃》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乃哟乃》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土家族音乐风格特点,激发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2.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能用自然、流畅且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信地进行表演。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演唱歌曲《乃哟乃》,把握歌曲的欢快节奏与独特韵味。
2.学会歌曲中的节奏型,如:X X | XX X | ,并能准确运用到演唱中。
3.体会土家族音乐中独特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感受其风格特色并恰当表现。
4.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表演,提升综合音乐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土家族摆手舞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舞蹈动作、服装和场景,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由此引出土家族。
2.简单介绍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如居住地区、传统服饰、风俗习惯等,重点提及土家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土家族音乐的好奇心。
(二)歌曲学习
1.教师范唱《乃哟乃》,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和情绪,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2.教唱歌曲旋律,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生理解音高,先慢速哼唱,再逐渐加快速度,唱熟旋律。如:“do mi sol”三个音,教师示范手势,学生跟随模仿并哼唱。
3.讲解歌词含义,“乃哟乃”是快来哟的意思,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读出欢快的感觉。
4.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教师针对音准、节奏问题及时纠正,比如装饰音的处理要轻巧,切分节奏要唱准确。
(三)节奏训练
1.出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X X | XX X | ,教师示范击打,学生模仿,先匀速练习,再变化速度。
2.将学生分组,用拍手、跺脚、拍肩等方式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巩固节奏型的掌握,提高节奏感与反应能力。
(四)合作表演
1.学生分组,自行设计表演形式,如加入简单舞蹈动作、打击乐器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展示表演,其他小组观摩评价,从演唱、表演、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创新。
(五)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土家族音乐文化知识和歌曲演唱技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拓展音乐视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