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情智课堂,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和敏锐的智慧营造幽默风趣、好奇质疑、民主平等的氛围,以务实、愉悦、灵动的教育教学引领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创造成生活的幸福,获得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在课程理论和情智课堂理论的指导下,在上学期开展情智课堂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建设情智课堂为目标,继续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情智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构建“情智课堂”为核心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研究要点
1、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可以重点围绕一个重点开展“情智课堂”的研究
如何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构“情智课堂”。
操作要点:情智课堂,不要简单照搬教材、死扣教材,必须有自己的主见和创意。教材只是教与学的材料,教材中的内容和话语并否全部是经典,不要把教材变成教条。要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将教材结构改变为教学结构,将教材内容加工为教学内容, 将教材资料转化为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情”体现在何处?“智”体现在何处?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保持浓郁的钻研氛围,课题组教师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知识素养。
从实践的角度,继续通过常态课、各级各类公开课,着重探索和挖掘情智课堂的特点、实施策略、程序和步骤。
3.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深入钻研、细心积累,把课题研究当作日常教学的习惯,做一个研究教学的有心人,把思考、写作变成一种习惯。结合平时及公开教学研讨等活动,组织成员完成《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2017—2018学年),及时撰写教师个人教育科研计划、理论学习摘录及心得、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研究课教案、研究论文(或总结)等。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每月各教研组进行一次理论学习研讨。
2.注重过程,积累资料。课题研究重在过程,每次活动课题组成员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再纳入自己的思想进行研究、记录、反思,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书面材料。
3、学校主课题实施分层管理。各教研组成立相应子课题(音、体、美为一个教研组)。各教研组在平时的教研组活动中经常开展情智课堂建设的研讨,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4、各教师根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
5、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平时在教案中经常以情智课堂建设为主题,撰写微型教学反思,积累第一手资料。
6、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随笔等,定期在《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上填写。
7、课题组成员每年开一次针对情智课堂建设的公开课。
8、为减轻教师负担,学校的主课题材料与各教研组的课题材料可以通用。
9、本学期,要继续加强课题的网站建设工作,各位教师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原创性材料,要及时上传至学校课题网站。
四.活动安排
1、加强理论研究(2018年3月—4月)(负责部门:教科室)
学习《情智教育十日谈》《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书籍以及《江苏教育科研》《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加强对情智课堂的理论认识,寻找理论的支撑点。课题组成员要结合自己研究的子课题,查阅、搜索资料,有针对性地做摘录,丰富理论素养。
2.“我的情智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完成时间:5月18日前)
为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关注自己的教育生活,在细节中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加深对情智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积累真实、鲜活、草根化的具体案例,学校决定开展“我的情智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内容:围绕“情智课堂”建设或情智管理,以叙事的形式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要求:字数在1000字左右;内容真实;严禁从网上下载、抄袭。各老师将自己的征文电子稿在5月18日前,发送至1835696318@{域名已经过期}
3.每周开展常态课、研究课(2018年4月—2018年6月)(负责部门:教导处)
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优质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示范课中开设情智课堂的研究课、观摩课。
4.各级各类以情智教育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讨课(2018年4月—2018年6月)(负责部门:教导处)
围绕研究主题,各教师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研讨课等,都可以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材料。(材料要求:教案、公开课评价表等)
本学期对外研讨课主要有:语文、化学中考复习研讨课,天宁区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培训。
5.撰写教学随笔、研究论文(或总结)等(最终完成时间:2018年6月)
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总结)等,收集各种研究成果,填写在《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上。
6、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评选(2018年6月)(负责处室:教科室、教导处)
根据本学年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情况,评选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由学校颁发相关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