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红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沟通方式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等,初步感知现代家庭的特点;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 庭的“黏合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现代家庭沟通和交流方式,树立民主、平等的家庭观念
教学难点: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体味家的意味、家人之间的爱、更好地了解现代家庭,从而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家庭。
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对于亲情之爱有一定的理解,比如父母每天送自己上学,给自己做饭等,但是学生们对于一些家庭问题还是束手无策,比如:家人吵架了,自己在旁边该怎么做。针对这种实情,对学生进相关的家庭知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过程
1、导课环节
以节目访谈开场的形式和视频导入,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很快被激发,也比较自然地引出了课题《让家更美好》。
2、新授环节
(1)家庭变化我来谈
通过请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两道三代成员的生活情况,总结出现代家庭的特点;
(2)家庭美德我传递
通过分享家庭美德故事传递传递家庭美德正能量;
(3)家庭矛盾我协调
通过情景创设家庭矛盾,让学生学会协调矛盾的一些技巧,做家庭矛盾的粘合剂。
新授环节需要学生课前对家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可以增进对家庭的了解;分享家庭美德故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美好家风,从而传承家庭的美德;矛盾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的七年级学生还没有过协调家庭矛盾的经历,让他们了解一些技巧对今后的家庭生活是非常有益的。每个环节也都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3、实践作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趁现在,我们要为自己的家人做些什么。”请学生为今后孝亲敬长制定一份计划,课后和父母一起完善计划。
设计这一作业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把爱家的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是让家更美好的践行。
点评及教学反思:
1.关于课堂形式。整堂课以访谈节目的形式展开,总体来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课程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形式略单一,可通过加入情景表演等提高课堂的温度。
2.关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四个环节:家庭变化我来谈、家庭美德我传递、家庭矛盾我协调、孝亲敬长我行动,过渡自然,层层递进,最后落脚到“让家更美好”的主题上。同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精炼与时间的把握。
3.关于生成性资源。 对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及时关注与把控,是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在本课中,学生谈到了关于自己家庭的情况,很多内容都是即时生成,这时,需要进行及时的点评,点评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依托各种学生家庭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基本达到了导行结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