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陈丹
教学目标:
1、复习小说情节和环境的相关知识点。
2、了解小说情节和环境考察的常见题型。
3、掌握常见题型的相关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说情节鉴赏的常见题型与一般答题技巧。
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复习导入
1、在初中的三年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小说是哪篇?难忘什么?
2、同学们大多谈到情节的曲折或趣味,大多对于故事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关注较多。
而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抓住三要素才是小说阅读的重中之重。让我们完成填空复习小说三要素。
小说三要素:
ppt填空:小说是以(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具体的( )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体裁。
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 )-( )-( )-( )。
环境描写有( )和( )两种。
1.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与人物密切相关,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2.环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3.人物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
二、情节
1、(过渡)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在考试中,故事情节会怎么样考察呢?让我们一起看这一题。
触摸考点:情节梳理
ppt《雪花的心跳》16题
请从方医生的角度,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2分)
( )——困惑黑影——( )——感受心跳 答案:捡拾女婴、读信解疑
请2-3人回答自己的答案。追问:你是怎样思考这题?
解析:
概括小说情节是阅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走向文本纵向理解的一个基点,是考察小小说这类题目中的基础题,常规题。填空的方式,既可以考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同时兼顾测试审题的能力,锤炼语言的基本功。首先对整体情节的层次把握,然后仿照所给示例,凝练自己的语言形成答案。
题目要求我们把短文分为四个部分,去除掉已经提示的,也就剩下开头的“领养弃婴”(“收养雪儿”),紧接着“困惑黑影”的自然就是“了解真相”(“得知原委”)了。 ppt 技法点拨
1、充分利用已有的部分情节概括的提示,保持句式一致。
2、梳理情节的四大部分,高潮部分的确定有利于全文情节的理清与概括。
3、注意题目中的角度要求。
小试牛刀:
17年模卷《一茶杯温暖》16题
通读全文从黄乡长的角度对出下联概括小说主要情节。(2分)
上联:牛大头因拆迁不公讨要说法 下联:
答案:黄乡长借一杯茶水化解矛盾
2、(过渡)在考试中,情节的考察还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
ppt触摸考点:情节鉴赏1
18年新课结束卷17题
小说②③小节用了大段文字详细介绍“霸王别姬”的制作工艺有何作用?
答案:1、表现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侧面表现郑张等干部奢侈腐败。2、增加趣味,设置悬念,吸引读者。3、照应了题目,是全文的重点,为下文“郑张在天然居用霸王别姬这道菜宴请老乡”的情节作铺垫。
温馨提示:分别从小说的整体情节、人物塑造、主题的表现三个角度思考。
出示标准答案,比较自己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小组讨论故事中某个情节有哪些方面作用。
知识点拨:
情节的作用
(1)整体情节构成上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照应某个情节;为后文某个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2)塑造人物上的作用:刻画或者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
(3)表现主题上的作用:一般是点题或突出主题、升华主题
小试牛刀:
17年模卷《一茶杯温暖》19题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小节不能删去的原因。(3分)
答案:1、从情节结构上:结尾写余秘书替乡长退还礼品时牛大头的感激心理,呼应了上文黄乡长的激越与牛大头的温暖心理,使情节结构更完整。2、从人物形象上:结尾写黄乡长让余秘书退还礼品,反衬黄乡长的清廉。写牛大头的感激,突出了黄乡长给他带来了温暖,强化了黄乡长亲民爱民的形象。3、从主题上:结尾写余秘书退还牛大头礼品的场景,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揭示了标题一茶杯温暖。4、从表达效果上:结尾特写余秘书,赞扬了体恤民情、风清气正的基层干部形象。余秘书撵着送还礼品,以及牛大头眼里滚出的泪水,这些细节描写使小说结尾更具冲击力。同时泪水与前文的吵闹形成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ppt方法指导:
做题前,你应关注两个细节:
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3、触摸考点:情节鉴赏2
(过渡)前面同学们说喜欢阅读小说,就在于情节的曲折有趣。让我们回顾所学课文,体会这些情节巧妙之处。
ppt《社戏》看戏前的波折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波折:叫不朝船,母亲不让我跟别的小伙伴一起去,而且害怕外祖母担心
作用:一、表达“我”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二:使故事情节显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窗》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本文以“光秃秃的墙”为结尾,有什么作用?
“以光秃秃的墙”来结束全文,通过设置悬念,深化主题,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要算结尾的构思。当“不靠窗的病人”好不容易换了床位,艰难地爬起来,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此时,文章已经结束,这个结局使读者着实吃了一惊,惊愕之余,便体会到靠窗病人的善意,对他油生敬佩之情,更为鄙视另一位病人的丑恶灵魂,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自私本来就是一堵墙,他挡住人的视线让人看不到美好世界,也看不到别人身上的美好东西。
思考:这两个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是如何体现?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起伏。情节的跌宕起伏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其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强小说的生动性。
知识点拨:
ppt情节安排的一波三折
作用:1、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2、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3、引人深思,深化主题
教师交代一句:情节安排的技巧不仅仅是一波三折,还有一些技巧将在以后复习中涉及。
小试牛刀: 接下来让我们再做18年一模卷17题。修改我们的答案。
18年一模卷《五爷的耳朵》有读者说选文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这种巧妙主要体现在哪里,并简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答案:小说先写五爷的耳朵神通广大,再笔锋一转说他是个聋子,最后又道出深受感染的听者刘老六也是个聋子。情节跌宕起伏,既激发阅读兴趣,引人入胜,又使主题意蕴深远。
ppt
温馨提示:一定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忌讳仅仅答理论性的空话!
三、环境
(过渡)情节与环境密不可分 ,环境又是人物活动的舞台。让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学习过的课文,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回顾课文
1、《最后一课》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描写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美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欢快的气氛烘托了小弗朗士轻松愉快的心情。最后一句暗示了这个地区已被德国占领。(时代背景的展现)
2、《百合花》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形象地写出了雨后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总攻之前)表现了人物的乐观无畏精神。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形象地写出了总攻前越来越紧张的氛围和“我”关心战事的紧张心情,表现了敌人的恐惧和愚蠢,也为后面小战士的牺牲做了铺垫。
ppt温馨提示: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应该与情节的发展结合起来,也应该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起来!
思考:环境描写一般有哪些作用?
知识点拨
ppt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怎样的社会环境)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推动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往往还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5、深化作品的主题。环境描写最终是为小说的主旨服务的,因此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一定要考虑到它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当然,有时运用环境描写很难直接表达出小说的主旨,作者就通过描写带有暗示性的景物,暗示文章的主旨。
在具体回答考题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回答呢?
技法点拨
Ppt 1、答题四大角度:
环境——环境:环境本身特点
环境——情节:对情节展开的作用
环境——人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环境——主题: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老师随口)答题样式:描写了什么景色渲染什么气氛烘托人物什么心情表现人物什么性格推动什么情节(作铺垫)揭示什么主题。
小试牛刀
18年模拟卷Ⅰ
18本文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环境描写,作用:既与姐妹们平时的爱说爱笑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赵晓穗的话对姐妹们产生影响或抓住静静的,焦香渲染了一种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大姐提出的建议作铺垫。
ppt温馨提示: 1、一定要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忌讳仅仅答理论性的空话!2、答题时应考虑每篇小说的特点,不需要每篇都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