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翔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江苏常州 213111 )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就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学资源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丰富,而且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整合对人才培养,教学发展等有巨大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那么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还会影响学生意识素养,信息处理能力等的培养。相关人员倡导初中物理教师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策略,即主动增强改革意识、有效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合理控制不良因素,希望能借此推动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物理 虚实结合 实验教学模式 改革途径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较少考虑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科学素养发展。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教育教学进步,还会影响师生间交流互动。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基于“互联网+”,初中物理教师逐渐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虽然大部分教师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意识不足,相关经验有所欠缺,教学思维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但这一教学模式在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全面了解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应加大对“互联网+”下物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力度。
一、增强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意识
为了达到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物理教师应从增强意识入手。这是因为意识主导着行为,只有在正确且超前的改革意识的指导下,教师才会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表现良好,才能扮演好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为了增强教师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意识,首先,应由学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相关培训,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抓手,增强或者转变教师观念。其次,由学校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者的教学,让他们亲身感受虚实结合实验教学的魅力和运用意义,以此促使他们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最后,学校可以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考核,或者制定与此相关的奖惩制度,以达到激励、督促教师主动利用书籍、互联网等资源,主动增强自身意识的目的。
二、有效运用虚拟仿真实验进行教学
由于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予以优化、完善。也就是说,教师应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其实,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范围较广,运用意义也较大,比如它可以用在电路短路问题的研究上,串并联规律的探究上。在串并联电路连接的研究上,学生刚开始接触一个开关控制2盏灯的电路设计,面对实物的电学元件和导线往往束手无策。如果教师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电脑上可轻松完成电路连接,并进行闭路尝试,学生会很快发现设计的电路是否存在问题,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及时分享、及时改进,互动交流。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可以清晰的对比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对电路进行深入研究;运用仿真实验室还可以拓展更多的实验电路,如冰箱内电灯和压缩机的电路特点。
再如,就电路短路问题的研究来说,为了确保电路短路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教师可引进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借助包括电表、电源、保险丝等在内的虚拟电学工具箱,然后采用组间竞赛的方式,促使小组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并通过互联网学习平台上传分享。教师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实验结论的正确程度评出最佳小组。具体来说,教师应先让学生将电池、开关连接成一个电路,然后合上开关,观察并记录现象;其次,在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观察并记录现象,这在实际电路中是很难操作的,会损坏电流表;紧接着,再接上一段保险丝,观察并记录现象。随后,教师应让学生试着根据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论。最后,教师让小组派代表依次发言,并根据小组的实验报告和发言给予一定的表扬和改进意见。在不削弱现有实验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的难点内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掌握实验设计思路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以此改革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三、强化因素控制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而如何有效、巧妙地化解和控制这些问题成为教师达到改革教学模式这一目的的巨大阻碍。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控制不良因素的干扰,防止其影响教学开展,避免阻碍学生能力提升。一般来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控因素主要是学生。一方面,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经常会偷偷上网做一些无关的事。如果出现这一情况,那么教师应借助恰当的方式,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及时的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尽管学生十分认真,也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等现象,比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受学生能力水平和器材等限制,实验有时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所以如果出现这一问题,那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引入完善后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虚实结合。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研究“互联网+”下初中物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改革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物理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这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物理人才的培养,物理教学的进步。然而,在“互联网+”下改革初中物理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不仅需要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相关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力合作,还需要学校予以重视,更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乐永康,龚新高,苏卫锋,吕景林,冀敏. 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J]. 物理实验,2017,37(01):39-43.
[2]戴朝卿,赵丽华,吕卫君,汪小刚. “大物理”教学体系下“互联网+”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5):205-208.
[3]王鑫,杨胡江. 虚实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 物理实验,2015,35(10):15-18+22.
作者简介:陶翔 (1981.09)男,汉,职称:中学一级,学历:本科
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研究方向:互联网+,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