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课程理论和情智课堂理论的指导下,从情智课堂的特征出发,进一步的让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得到激发,灵动的思维得到流淌,沉睡的潜能得到唤醒,丰富的智慧得到培养,从而实现以情激情、以智启智、情智交融的“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研究要点
在上学期开展情智课堂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我校各教研组将围绕完善情智教师的培养机制,保障课题研究的扎实有效的深入。
1.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从实践的角度,继续通过常态课、各级各类公开课,着重探索和挖掘情智课堂的特点、实施策略、程序和步骤。探索出引领学生情智共生的情智课堂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策略,并相应探索优化课外学习的教学策略及构建基于情智课堂基本精神的教学评价。
2.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而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研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锲机,细化了要求。本学期我们将结合课题研究,进一步的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发展梯队规划。
3.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深入钻研、细心积累,把课题研究当作日常教学的习惯,做一个研究教学的有心人,把思考、写作变成一种习惯。
结合平时及公开教学研讨等活动,组织成员完成《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2017—2018学年),及时撰写教师个人教育科研计划、理论学习摘录及心得、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研究课教案、研究论文(或总结)等。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开好理论学习交流会。
2.对照本课题研究总目标,细化教研组研究子方向和教研老师个人研究方向和目标。
3、以活动生化教研,举办学校教学节、演讲比赛、邀请专家来校指导等多种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形成阶段性系列成果。
4、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评价。体现情智课堂评价者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通过评价能感悟情智课堂带给自己的成长幸福感。
5、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随笔等,定期在《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上填写。各种原创性材料,要及时上传至学校课题网站。
四.活动安排
1、加强理论研究(2018年10月)(负责部门:教科室)
学习《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情智教育理论书籍,加强对情智课堂的理论认识,寻找理论的支撑点。教科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做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讲座。
2.继续开展“我的情智教育故事”征文活动。
围绕“情智课堂”建设或情智管理,以叙事的形式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关注自己的教育生活,在细节中反思教育实践,加深对情智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积累真实、鲜活、草根化的具体案例,要求:字数在1000字左右;内容真实;将征文电子稿发送至1835696318@{域名已经过期}
3.每周开展常态课、研究课(负责部门:教导处)
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优质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示范课中开设情智课堂的研究课、观摩课。各教研组在期初制定好开课计划,教导处统筹安排每个星期的开课计划。
4.各级各类以情智教育为主题的公开课、研讨课。(负责部门:教导处)
加强校级交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围绕研究主题,主动邀请其他学校的老师来校指导和交流。学校老师也关注兄弟学校对情智相关教学的实践研究,主动联系和参与。
5.撰写教学随笔、研究论文(或总结)等(最终完成时间:2018年12月)
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总结)等,收集各种研究成果,填写在《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手册》上。
6、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评选(2018年12月)(负责处室:教科室、教导处)
根据本学年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情况,评选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由学校颁发相关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