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申 报 评 审 书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教学法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陆 群
所在单位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填表日期 2017.12
拟结题时间___ 2019.12________________ _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填 表 说 明
1.请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除可以附页的内容外,请勿随意更改表格形式,尤其注意表格实际打印时不可破页。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原则上要求统一用A4纸双面印制。
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4.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邮政编码:213026
联系电话:86605516 电子邮件:tjujys@{域名已经过期}
网址:http://www.tnedu.com (天宁教育信息网)
5.数据表各项均不得缺填,以下为注意事项:
(1)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2)学科分类 例如:小学语文、小学体育……跨学科或不属于学科类的课题可以写“综合”。
(3)课题负责人 即主持人,系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和主持相同时段研究课题的,不得申请。限1人。
(4)拟结题时间 区级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两至三年。
(5)研究专长 例如:教育管理、小学语文教学……限填1项。
(6)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例如:**子课题组组长、组员……
(7)课题完成情况 例如:主持并已结题、主持但未结题、参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陆群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5.05 | ||||
行政职务 | 语文教研组长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二级 | 研究 专长 | 初中语文教学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学位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联系电话 | 13584576872 | ||||||||
通讯地址 | 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舜杰路1号郑陆初级中学 | 邮政编码 | 213111 | ||||||||
电子信箱 | 373194677@{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连主持人在内限10人,主持人不填入下表)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卜萍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长 | |||||||
李飞云 | 中学高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子课题组长 | |||||||
丁芸波 | 中学高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中比较点的确定子课题组长 | |||||||
许小云 | 中学高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子课题组员 | |||||||
张洁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员 | |||||||
吴赛花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子课题组员 | |||||||
陈丹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员 | |||||||
吕月华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员 | |||||||
沈亚南 | 中学一级 |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 初中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中比较点的确定子课题组员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区级课题 | 《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
| 2014.01 | 组员,负责课堂教学研究 | 2016年12月结题 | |
发表或获奖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报刊或授奖部门 | 时间 | ||
《慎用多媒体,以防摧残个性化之花》 | 《新课程》 | 2012.10 | |||
《文言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 《新课程学习》 | 2012.10 | |||
《减负增效从解读文本开始》 | 《新课程》 | 2016.12 | |||
《评价语:让语文课堂闪耀着生命的熠彩》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1.11 | |||
《情境:驾起学生语文学习之舟》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2.11 | |||
《弱水三千,巧取一瓢》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5.11 | |||
《让教学评价语言声声入耳》 |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 2011.12 | |||
《从生活中“抄”出佳作》 | 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 | 2016.12 | |||
《在电教媒体的运用中开展有效教学》 |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 2010.12 | |||
《巧用情境点亮语文课堂》 | 武进区教育学会、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 2012.12 | |||
《将信息化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进行到底》 |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 | 2013.12 | |||
《对阅读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深度思考》 | 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 2012.12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加以对比,以辨别事物的异同、优劣或高下,帮助人们准确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它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不同之处,更清楚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比较阅读” 就是指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经过分析、综合、概括、鉴赏,在头脑中形成新的信息群的思维过程。“比较阅读”能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比较有缘。概括起来说“比较”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即要将两种事物或材料放在一起;二是“较”,它有“相竞”“比照”之意。通过比较,求同存异,鉴别选择。 80年代中期,西方比较文化对国内学术界影响甚大,这种研究学术的新的思维方法也逐渐在语文教学中被采用,形成了“比较教学热。”二十年来,比较教学法一直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一般而言,学生的阅读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文字性阅读”“解释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国际上比较重视后两种阅读,但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前两种阅读途径。而比较阅读不属于“文字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范畴,而是一种思考性阅读,具有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性质,这正是目前学生所缺失的阅读方式。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可以说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崭新途径。 3、国内外一些学校对比较阅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尚缺少到比较阅读的深入研究,缺少深入的理论思考成果,缺少生动的教学案例的积累,缺少规范的教学范式的构建。 研究的价值 1、比较阅读对教师的作用,简言之:(1)帮助教师更加准确、深刻、全面地理解教材。(2)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语文教学的一条新思路、一个新方法,使教师适应新《课标》和教改的需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2、对学生而言,比较阅读的主要作用是:(1)强化阅读理解,加深记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识水平、阅读水平。(2)培养语感,提高欣赏评价、习作能力。(3)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比较能力,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培养一批有一定阅读理论素养、阅读教学风格和特色的语文骨干教师。以本课题研究为抓手,让语文校本教研有主线、有重点、有支撑,加强教研组内涵建设。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深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让学生在文本地比较中发现问题、增强思考、收获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养成勤于比较、善于比较的阅读思维习惯。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改善学校的阅读环境,使师生阅读氛围日益浓厚,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打造“书香校园”。 研究内容: 1.比较阅读中比较点确定的研究 通过理论研究,正确把握“比较点”的基本含义,归纳常见的“比较点”,结合教学实践,论证如何确定“比较点”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比较阅读学法的研究 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辨别、筛选、归纳,揭示不同文本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同中有异,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剖、探究,找出同类阅读文本的相异之处,从而概括出文本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案例,归纳两种学法的一般操作模式。 3.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比较阅读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课例研究为抓手,探索比较阅读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充分发挥比较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比较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4.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在开展对比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着力研究课后的比较阅读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思维习惯来阅读,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研究重点: 1、将比较阅读巧妙地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比较阅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想尽千方百计增强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切实扩大学生阅读量,努力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思维去阅读,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专家引领、读书沙龙、案例研读、同题异构等活动,使用好“比较阅读”成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共同追求。 2、经过前期的研究,将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初步形成比较阅读模式的三种课型。 3、将比较阅读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传播给学生,引导学生将比较的思维引入平时的阅读中,并通过比较进项大胆的创新阅读,定期看展读书征文、读书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研究过程: (一)前期研究(2017年11月—2018年5月) (1)调查分析,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成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展开广泛的实践观察。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19年6月) (1)实施研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2)案例分析、总结经验,中期成果汇报。 (3)建立课题网页,扩大研究成果的辐射。 (三)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1月) (1)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文献资料和其他学校对比阅读研究的经验,提炼并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为研究、实践指明方向。 2、行动研究法。以语文教研组常规语文课堂教学为抓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提升,探索比较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 3、案例研究法。收集案例,深入分析,提炼具有普适性的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3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通过对比试验,探索比较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比较阅读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与课内、课外它们的同类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住它们的本质特征,加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运用,由点到线、由浅入深地构建知识、方法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将薄书读厚的效果,真正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语文”。 2、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实施,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阅读理论的丰富、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地作用。 3、比较阅读法,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思维阅读,提升阅读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修身养性,用阅读浸润人生。 可能的创新之处: 1、编写比较阅读课堂教学优秀课例集,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前行,在优秀课堂的示范引领下快速成长,逐步形成比较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 2、通过实验比较法,发现实施比较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比较阅读对学生阅读思维、阅读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一.研究力量 本课题主持人撰写的《文言文,想说爱你也容易》等3多篇论文发表于《新课程》等省级刊物,还有十多篇论文在“师陶杯”等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组核心成员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丰富经验。 成员1:常州市骨干教师。负责一项省级课题研究,已结题。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成员2:武进区骨干教师。负责一项区级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或在省“师陶杯”“蓝天杯”论文评选中获奖。 成员3:武进区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或在省“师陶杯”“蓝天杯”论文评选中获奖。 主要参考文献 1.冯瑞庭.比较阅读法: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2期. 2.黄朝东.浅谈比较阅读[J].教师,2008年第10期 3.梁美凤.比较阅读法在山水游记阅读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 二.研究基础 近年来,学校语文组参与了多项市级、区级课题研究。学校被评为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2017年9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语文组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 语文组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的大潮,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实施批注阅读等阅读教学方法,教科研成绩斐然。 大多是语文教师已经能有意识地将比较阅读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由课题支持人领衔,教科室卜萍主任与语文组内三位高级教师为核心,将语文组全体教师组织起来,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同时通过通过专家引领、读书沙龙、案例研读、同题异构等活动,优质高效地推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2.物力保障: 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教育环境、资料信息、实验研究对象等。 3.财力保障: 课题组每年将结合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对课题组成员发表相关论文、提供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案例等给予奖励。 4.网络保障 学校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丰富和完善构建对比阅读课堂模式网络资源系统和培训系统。
|
四、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法》课题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2018.01 | 丁芸波 |
《在比较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 文献集 | 2018.10 | 吴赛花 | |
《比较让语文阅读更有味——学生阅读心得文集》 | 文集 | 2018.12 | 陈丹 | |
学生阅读沙龙、教师教学案例研讨 | 活动图片、教案 | 2019.5 | 陆群 | |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比较阅读教学法之优秀课例集》 | 课例集 | 2019.10 | 卜萍 |
《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9.11 | 陆群 | |
五、评审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请注明该课题是否拟推荐为区级课题)
该课题旨在以比较阅读为抓手,通过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研究角度小,思路清,针对性强。本课题研究,将会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的提升,促进学校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校语文教研组校本教研水平的提高。 同意该课题申报天宁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