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情智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小结
我校将课题研究作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提倡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学校加强课题组的组织领导、后勤保障等工作,课题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所有课题研究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台帐。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对每一个立项课题进行深层次开发。课题研究均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积极开展主课题《基于学生主动发展构建情智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作,并以此课题统摄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的子课题,有序地构建学校课题研究网络,引领广大教师将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本学期,围绕“情智课堂”的打造,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努力探索农村初中学校发展的校本化路径
通过建设情智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以“情智课堂”为核心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智慧学习,践行“创造适合师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开展了情智教育专题培训、情智教育演讲比赛、情智课堂教学比赛、情智教育读书心得比赛、情智教育公开教学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上好常态课,上好公开课,上好研究课,从优化目标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激励学生敢想敢问、指导思维方法、重视价值引领、优化课堂训练、营造和谐氛围、引领总结反思等角度,打造情智课堂,构建先进的课程文化,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继续教育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为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去江阴、南京等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情智课堂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老师积极撰写培训心得,在教师业务学习时上台发言,在交流中达到共识、共享的目的。
3.各教研组围绕情智课堂建设,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一是围绕情智课堂的打造,各教研组开展主题式研讨活动。主要程序是:各教研组确定研究主题;教研组老师围绕研究主题通过上网、查阅杂志等途径寻找资料,开展理论学习;开课老师精心备课,准备好教案;在教研活动时,教研组老师围绕主题,就教案进行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开课老师根据教研组老师的修改意见重新修改,并在一个班试上,最终让教案更加完善;开课老师正式上课,其他老师听课;听完课后,由教研组长主持开展主题式研讨活动,由开课者说课、其他老师评课,无论是说课还是评课都要围绕确定的主题。
二是围绕情智课堂的打造,各教研组开展理论学习、学术沙龙、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总结、提升学校情智课堂建设经验,探索我校情智课堂建设的校本化路径。
典型案例:
郑陆初中:多姿并蒂莲,同题展异彩
3月28日,郑陆初级中学英语组开展了“同题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叶丽芬老师和宋彩虹老师围绕7B unit4 finding your way 这一话题,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提高英语课堂的高效性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剖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输出的丰富度及知识的内化程度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叶丽芬老师的教学步骤设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结合本单元的重点——认识方位和如何指路来展开教学,环环相扣。并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提供“说”的机会,提高他们“说”的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真正做到“以情启智、情智共生”。宋彩虹老师的课堂教学流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她很注重分解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语境中求索,在快乐中求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为进一步拓展运用打下了基础。同时,她在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学生语言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课后教研组及时组织了评课活动。大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对两节课的亮点和需切磋改进之处进行了精彩点评。
这次“同题异构”活动给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全体英语组老师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范例,也给每位老师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相信每一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4.举行江苏省课程基地公开教学研讨活动
我校是江苏省情智语文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建设也是情智课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28日上午,江苏省课程基地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郑陆初级中学举行。天宁区教育文体局汤国忠副局长、天宁区各初中校语文老师、常州市部分学校老师莅临学校,认真参加了这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教学观摩。
吴伟星老师在八(6)班执教了情智语文课《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主要环节有:细读文本,填表提取诗歌的关键信息;选择适当的段落批注课文;用删、改等方法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用比较的方法品读课文。吴老师的课,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注重诗歌的朗读,注重文本细读,注重引导学生涵泳、咀嚼文本。学生安静地思考,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学语言淳朴、感染力强。这是吴伟星老师本学期第二次不辞辛苦,执教研讨课。
卜萍老师在八(2)班执教了情智语文课《精神明亮的人》。主要环节有:初读课文,用规定的句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你最感动的语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感动的理由;阅读老师写的有关日出的语段,谈谈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仿写一段以自己曾捕捉到的、令人惊喜的大自然中“美的瞬间”为内容的话。卜老师教学语言诗意、灵动,教态亲切自然。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示范者的身份,引领学生品读赏析、表达感悟、尝试创作。
活动的第二个议程是基地介绍。吴伟星老师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情智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中开展的工作。
活动的第三个议程是评课议课。实验中学天宁分校的李久和老师、东青实验学校的沈芸老师、正衡初中天宁分校的蒋钦庆老师对今天的两堂研讨课进行精彩的点评,并就如何建设语文情智课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令与会者深受启迪。
活动的第四个议程是领导讲话。区教育文体局汤局长指出:“语文,承载着文化,承载着价值观。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养成。教书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育人。” “情智语文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语文教育,需要有情有智。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教育理想,要有教育情怀,要有教育智慧。”汤局长希望全体语文老师,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同时,汤局长也希望,各初中校继续踊跃参加区域学科中心组活动,齐心协力,合作共赢,以教研促教学,以交流促成长,努力提升区域学科教研水平。
我校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课程基地建设,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创建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语文课程实施方式,探索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以情启智,以智育情,情智双馨”,让学生展开“情”“智”的双翼,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5.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智活动
本学期, 我校还开展了各种情智课外活动,激发学生有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
如, 6月8日下午,我校开展“情智语文课程基地专题活动(诗韵飘香)”活动。这次活动激励学生不断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丰厚积累、滋养心灵、健康成长。
6月16日,我校举行初一英语演讲比赛,参赛者准备充分,演讲投入,充分表现了自我的特色,让观众深深地领略了他们流利的口语,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月24日下午、5月25日下午,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先后开展情智社团展示活动。我校精心组织,专门制定了活动方案,筹备、主持、指导、录像、摄影、媒体准备、会场布置等工作,都有专门老师负责,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在成果展示活动前,各社团指导老师精心谋划,悉心指导;各社团同学热情高涨,认真排练。在成果展示活动中,晓声文学、十字绣、科技创新等社团先后上台展示,精彩纷呈,可圈可点。朝气蓬勃、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润泽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受到德的修养、智的启迪、体的锻炼、美的熏陶。
6.举行江苏省“互联网十时代物理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互联网+时代化学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
3月29日上午,我校举行江苏省“互联网十时代物理课堂教学范式研究”课堂展示活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瞿晓峰老师、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胡陶科长、徐州科技初中丁永刚老师、天宁区各初中校物理老师莅临学校,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大家观摩了邵一峰老师、陶翔老师执教的精彩课堂。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瞿晓峰老师总结性点评、发言。我校将继续致力于物理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让互联网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4月28日上午,我校举行“互联网+时代化学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活动。此次活动由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常州市郑陆初级中学,扬州市竹西中学,徐州市科技中学联办,符学琴名师工作室以及其他一些学校老师也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大家观摩了顾奕、王建两位老师执教的精彩课堂。与会的各位老师对两堂课作了深入的理解交流。最后,符爱琴老师作了指导性发言,还就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应用教学带来的转变和研究心得。
7.架构课题管理网站,实施动态规范管理
根据上级教科研部门要求,课题组设计、架构课题管理网站,并对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上传课题研究材料。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管理好使用好课题专题网站。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