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五年级科学《研究透镜》教研活动如期进行。张协兴老师在本校展示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学校术科综合组部分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在课后一起研讨。
《研究透镜》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课上,首先张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做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的不是水中吸管或铅笔的弯折现象,而确确实实是“光”发生了折射现象。“光线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那么,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发生怎样的偏折现象呢?”在疑惑中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四方面的特点和作用,进一步探究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三个实验。一个光的折射的实验,主要用激光笔照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来认识折射现象;另一个是通过凸透镜观察窗外景物在白纸上的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最后一个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观察凸透镜能成几种像来找一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整节课显得意兴盎然,学生十分感兴趣。为了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通过两年来不同的方法改进,不同的上法,我深切感受到“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设法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单调的材料生动化,不断激发兴趣。所以,在教学新授部分经过几次改变后,张老师选择了“借助媒介”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之,要上好科学课,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发现科学课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