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19-02-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羌凌霞

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中期报告

执笔: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羌凌霞

一、研究背景

1.基于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2015年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自此,英语学科教学不止应该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习得,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和使用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2.基于学校办学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特别是处于学生智力开发时期的小学阶段,尤为重要。随着2017年9月黄天荡新市民学校学生并入我校,及郑陆中心镇区位置的不断提升,我校生源数量陡增,而生源结构越趋复杂,如何提升我们素质相对比较低下的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需要寻找有效的突破口,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我们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实施开放性问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3.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思维品质作为学生英语学习需养成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修改而逐渐从以前老师们不在意的位置上升到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而思维起源问题,创造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主动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其成长。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指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包括应用类问题、分析类问题,综合类问题和评价类问题四类问题。

2.“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指需要通过学生进一步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包括探究性的问题,启发性的问题,拓展性的问题,评价性的问题和猜测性的问题等。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了解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的基本含义,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价值、策略和评价方式,从而提升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通过教师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对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形成相关案例集。

四、研究内容

1.关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研究。

通过学习相关文献资料,正确理解开放性问题的基本含义,了解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价值和方法,为课例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关于本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分析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现阶段学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分析,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值得研究之处,为下阶段的课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关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

根据课型(阅读课和综合课),围绕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例研究。

4.关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基于开展的课例研究,及时小结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策略。

5.关于小学英语开放行文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

开展教师课堂教学中开放性问题实施的评价研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前期阅读检测,对学校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设计和使用调查问卷,了解分析教师英语课堂设计和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为后期课例研究提供切实的依据。

2.文献究法:主要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小学英语设计和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理论与教学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及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其概念更新。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成员基于目前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现状,寻找相关理论依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及时将实践所得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系列性的研究成果。

4.案例分析法。在开展课题研究的两年时间里,结合课内外教学内容不断开展课例研究,从中分析,发掘和提炼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的基本含义,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价值、策略和评价方式,结合相关课例、学术论文,及时予以总结推广。

六、研究内容及过程

(一)开展关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研究

日积月累——自2018年4月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羌凌霞老师的带领下每月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活动,5月我们学习了《英语阅读课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一文,6月我们学习了《巧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研》一文,9月我们学习了《用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文,10月我们学习了《英语教学开放性问题设计和课堂实录》一文,11月我们学习了《英语教学开放性问题设计五法》一文,12月我们学习了《设计“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文,结合学习所得,课题组成员认真撰写每月学习心得,上传课网站,大家相互交流分享,积累理论基础。经过这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研究,我们初步厘清了本课题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了解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了解了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明确了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价值。

教研学习——在为期5个月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除了参加每月的课题组学习研究活动外,也积极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小学英语教学研训活动,在倾听专家讲座的过程中汲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展示课中寻找优秀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路径,并将其详细记载,回来后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团队共同提升。结合我们的每月理论学习积累,我们明确了我们的课例研究主要将研究小学英语阅读课(课内和课外)和综合课两种课型中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策略。

(二)开展关于现阶段本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及本校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

1. 关于现阶段本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的分析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校英语教师现阶段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份调查问卷:

尊敬的小学英语教师,您好!为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师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力,现劳烦你抽出一点时间完成以下问卷内容。问卷形式采用不记名方式,希望您如实填写,谢谢您真诚的合作!

1.  您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哪一类问题?(         )

A.封闭式问题 B. 半开放式问题    C. 开放式问题

2.  您觉得哪些问题可以归属为开放性问题?

A.所有特殊疑问词开头的问题    B. 一般疑问句开头的问题    C.视具体情况而定

3.  目前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封闭式问题占(  )%,半开放式问题占(  )%,开放式问题占( )%。

A.20以下    B. 20~40   C. 41—60     D.60以上

4.  目前您所教班级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的参与率( )。

A.5人以下     B. 6~12人    C. 13~26人  D.27人以上

5.  目前您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学生是否能切合主题进行回答?

A. 能  B. 不能   C. 视问题的难度而定。

6.您在设计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7.对于开放性问题设计,你有什么建议?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无记名网络问卷调查,教师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参与调查,我校共有在职小学英语教师12人,有12人参与了问卷调查,参与率100%,数据全面翔实可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本校英语教师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现状如下:

(1)大部分教师对于课堂中问题的设计理念较为前卫,封闭式问题已经不是课堂的主导,仅仅8.33%的教师,半开放式问题成为了66.67%的教师课堂的主导问题,开放式问题有25.00%的教师能常常使用。

    (2)66.67%的教师会根据情况灵活的应用各种问题来推动课堂中开放性问题的推进,33.33%的教师认为特殊疑问句属于开放性问题,可能有所误解,开放式问题所指的是非唯一答案的问题,所以各类问卷都有可能成为开放性问题,因此,开放性问题的界定在教研组学习时要针对性的研讨与指导一下。

(3)老师们认为我校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率并不高,大部分班级只有小半人可以灵活参与,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回答率。

(4) 我校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时,考虑了全体学生的水平,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半开放式问题占比次之,开放性问题最少。因此,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机会受到了限制,建议教师加大开放性问题的量。

(5)教师们在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学生不会用英语组织自己的语言,答不上来。学生想说说不出!不会设计问题,无法设想学生的回答并做出合适的反馈。开放性问题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问题的切入点有时把握不准。经常会考虑学生能不能回答出老师想要的那个答案,从而更好引导接下来的课程。开放性问题相对难度系数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能让后进生主动参与问题。答案多元,不利于统一讲评等多种困难。

通过对教师的现状调查,我们认为“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希望开展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能力的提升,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2.关于现阶段本校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

为了了解本课题研究前期本校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我们课题组结合天宁区六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检测,对本校学生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数据汇总和分析。本次检测抽取六1和六3两个班级的学生,检测了学生解决理解分析类问题、综合比较类问题、概括推理类等多种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据汇总和分析,我们发现:

(1)学生在阅读提问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两大题失分最多。阅读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积极作用。两个班的学生在第三大题阅读提问中的第五小题How far_______________?失分率分别为31%和36%。第六小题How long_______________?失分率分别为35%和37%。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词汇较少,对于文章中出现的特殊疑问词How far 和How long 的概念模糊不清;二是因为学生分析概况的能力较弱,没有联系题目中的答句认真思考,推断出是关于路程和时间的提问。

 

 

 

 

 

 

 

 

阅读提问

小题

1

2

3

4

5

6

失分率

15

22

24

29.5

31

35

失分率

20

24

28.5

26.5

36

37

 

(2)第五大题阅读填空一共有八个空格,1至2题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3-8题旨在考察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1-2题学生可以直接从短文中找到关键词所以失分率相对较低(见下表),3-8题需要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信息,再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转换文字,意义理解题目。文章中本身生词较多,学生在做题时心理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没有耐心仔细研读题目;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

 

 

 

 

 

 

 

 

 

 

 

短文阅读

小题

1

2

3

4

5

6

7

8

失分率

9

14

38

47

35

45

38

41

失分率

12

14

30

45

26

43

29

36

    综合分析学生在前测中情况我们认为本校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是非常薄弱了,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英语课堂中通过有效设计和实施开放性问题来提升孩子的能力。

(三)开展关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梳理,本学期起我们课题组成员,陆续开始了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小学英语阅读课(课内和课外)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实施研究。9月21日朱昳丽老师执教研讨课六上课外绘本阅读课《My tooth fell out》 。10月31日周琴老师执教研讨课六上课外绘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s 》。10月31日顾雯妍老师执教研讨课五上课外绘本《A magic wish》。11月27日羌凌霞老师执教研讨课六上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 》Story time。 12月21日朱竹青老师执教研讨课四上Unit8 《Dolls》Story time。通过这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认为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在阅读课中的设计有三个路径。再依据布卢姆问题分类理论,我们认为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开放性问题大致可以设计为理解类问题,拓展类问题,评价类问题和猜测类问题四类。

七、研究阶段成果

 1.完成《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文献综述。由于开题时课题名称由《依托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英语课例研究》调整为《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随之研究内容也全部做了调整,所以开题以来我们重新查找相关文章,学习整理,撰写了新一稿课题文献综述。

2.完成本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根据课题申报时确定的研究内容,目前我们编制并向学校全体英语老师下发了《“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教师问卷》。

 

 

 

 

 

 

 


通过回收、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了现阶段学校英语教师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的现状,了解了老师们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设计与实施开放性问题所存在的困惑,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可研究的方向。

3.完成了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能力前测分析。本课题研究的终级目标是,通过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设计和实施开放性问题,以此落实英语学科素养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养。因此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结合区六年级英语阅读检测数据,分析了本校六年级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水平。

4.初步建构了本课题研究框架。综合相关课题理论和调查分析,我们建构了《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框架。(图1、图2)

 

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特点

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分类

 

 

 

 

 


 

 


                                

 

                          图1

 

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课例课例研究

小学英语综合课

课内阅读

课外绘本阅读

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图2

5.初步形成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策略。

经过本学期的多次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时反思总结,简单小结了小学英语(阅读课)开放性问题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1)阅读前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2)阅读中设置以理解文本深层含义的开放性问题,在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3)阅读后设置文本延伸的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文本的情感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八、对后续课题研究的思考

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应是通过研究指导和更新教育行为、教育实践获得的改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本部内容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课题研究的继续推进,课题组回顾思考觉得还有一些问题。

1.课题组很多成员都是第一次系统的参加学科课题研究,经验不足,得到专业引领的机会较少,对于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信心不足。

2.只是完成了部分研究内容,对于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在综合课中的研究和评价还没开展,有待于下一步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3.研究材料和成果的整理还不够体系化,下阶段还需要进行更系统科学的规整。

鉴于上述的分析,所以我们觉得在下阶段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1.邀请专家对我们的研究问诊引领,为我们下一步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继续认真落实课题研究常规,确保课题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题。

3.深入开展小学英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在综合课型中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设计和实施策略,形成研究课例集,同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4.组长引领,组员积极配合,及时小结课题研究所得,撰写课题论文,将研究所得向其他学校的英语老师推广分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