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英语 六下 unit8 Our dreams (story time )教学课例
课例概况
时间:2019年5月28日
地点:录播室
对象:六(4)班学生
课例背景:本单元的话题是“我的梦想”,旨在通过此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本单元的目标词汇都和职业有关,有职业名称,如astronaut, spaceman, football player, dancer, pianist, scientist等,有与职业相关的词,如care about , help people, take care of等,生活气息比较浓厚。本单元的重点句型是want to be结构,学生之前对于want to do sth.结构还是有较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want to be结构应该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文本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复述同学们的理想。
2. 能听懂、会读、会说、会读: dream, future, take care of ; 能听懂、会说、会读: care about, astronaut, spaceship, football player, World Cup, dancer, pianist, come true.
3. 能听懂、会读、会说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课堂观察及分析
课堂概况
本课教学过程中,执教者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提问环境;以话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兴趣,鼓励学生围绕dreams提出问题。纵观这堂课,教师能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优等生结合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思维水平等提出多元解答性问题,如:Why does Mike want to be a dentist?How can the dream come true?中等生丰富提问的内容,如:What’s Liu Tao’s dream? What’s Yang Ling’s dream?部分后进生因为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只需仿照黑板上的问句,鼓励他们更换人名进行提问。
课堂观察及分析
本课执教者组织的教学活动形式丰富,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评价不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反馈,评价组织方式日趋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锻炼了思维、发展了能力、激发了兴趣,
课后反思及评价
执教老师反思
1.“真实的交际取决于学习者的环境和知识”
六上unit8 our dreams的story time 板块是同学们在讨论自己的梦想,本单元旨在通过此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Story中出现的词汇都和职业相关,这些职业有的是五年级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但是还有很多是学生身边人正在从事的,或许他们以后也会尝试的职业,如:建筑师、工程师、编程等课文中并没有提到,如果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梦想内容时就会遇到阻碍,所以在预习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借助网络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名词,为课堂交流做好铺垫。
2.“真实的交际取决于课堂教学目的与学生的真实参与”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可是对于不同的班级我们还是需要基于不同的学情。此次试教三班,当问及“Do you have a dream?”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No.”如果此时继续追问What is your dream?就不太切合学情。所以我把预先的设计重新“洗牌”,本来重点是谈论大家的梦想,现在是希望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有梦想。既然同学们暂时对梦想并没有自己的憧憬,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谈论story 板块每个人物的梦想,并且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有梦想,梦想从何而来?人为什么要有梦想?
3.“培养交际的潜在能力而不是交际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总会提到,本节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Widdowson提出的是‘交际基本能力(capacity或capability)’而不是‘交际能力(competence)’”。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是“为了准备交际学习些基本的知识”,章兼中提出,我们应该把目标表述改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是为掌握交际基本技巧学习知识,我们应该教会他们发现交际所需要的是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让学习者明白,学习,永无止境。
学生访谈及分析
课间,听课老师分别挑选了英语学习水平好、中、后进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感受,对
本课例做出较为真实的评价。访谈内容从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堂参与度以及阅读方法的获得三个方面展开。
师:这节课你们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参与率如何?
优生:我每次课上都会积极举手,以前是回答老师的提问比较多;现在是对同学提问比较多。课前预习的时候,我就会把问题写在书上,课堂上就不会太紧张了。
中生:我一般先看书上有哪些问句,然后把书上的问句抄下来。
后进生:我很少提问,因为不太懂,有的时候同学会教我。
师:你们觉得老师课上提的问题难吗?
优生:不难。有一些书上可以直接找到,书上找不到的,我们可以小组讨论,一般都能回答上。
中生:有一些问题我知道意思,但是要用英语回答就发现有些单词不会,就不太敢举手。
后进生:我比较喜欢小组合作,这样同学们教我如何在书上寻找答案,我就不怕老师提问了。
师:你们觉得老师这样上课对你们平时的练习有帮助吗?
生:老师提的问题有的时候和练习中有点相似,她会教我们解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每次做练习都会去文章中找关键词。
评课老师反馈
本课活动的设计、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推进,无不体现了思维含量,努力
使课堂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运用中巩固,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总结提升,再运用回归到生活中,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