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案例点评
《农村小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案例摘录和点评
2020 年 6 月
教学内容 | 《威尼斯的小艇》 | 姓名 | 高小云 |
案例呈现 |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并指名学生读) (1)学生齐读这段话。读了这段话,请你说说小艇的特点是怎样的?(精巧、奇特) (2)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这两段话,哪段写得更好?(第2段话)好在哪?(它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4)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第2段话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句) (5)边读边想象,哪个比喻特别形象?(把小艇比作“独木舟”特别形象,突出了小艇“长、窄”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特别形象,富有美感和诗意;把小艇比作“田沟里的水蛇”特别形象,突出了小艇的灵活,随心所欲。) 3.作者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抓住了小艇总体、部分和行动的特点,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齐读) 4.教师小结:课文用了这三个比喻句,使我们眼前浮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轻巧、灵活的特点。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方法,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形象。 | ||
点评分析 | 研究表明:有利于促进学生展开问题解决学习的问题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精妙和巧妙,即设计出能有效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和触发学生兴趣、情感与思维的问题;二是鲜活和灵活,即设计出尽量真实且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三是综合和整合,即设计出能够统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问题。 这段教学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更好地进行了深度学习。从“写了什么”到“怎么写”,再到“积累语言”。在了解小艇的样子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写法,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和三个比喻句来理解。再通过朗读,读出鲜明的特点;通过朗读,读出呼之欲出的形象。 我们在指导深度学习中,更应该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想象,画出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展开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那“说不完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