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最佳的效果需要情感的参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学习语文的最佳境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自然而然就做到了。
在教学《小毛虫》一课,阅读教学第四自然段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因为在它心里有一个强大的信念让他变得勇敢,出示: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小蜜蜂,你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生:采蜜 师:小蜻蜓,你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生:告诉人们要下雨了,捉虫子
生:要通报消息。
师:小毛虫,你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生:抽丝纺织
师:小毛虫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师:尽心竭力是什么意思?这一段中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小毛虫在尽心竭力的工作呢? 生:一刻、织啊织啊 师:为什么用两个织啊?
生:时间长、有耐心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师:这个词又让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生:有耐心、工作勤奋、坚持不懈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毛虫是如何尽心竭力的工作的?(播放小毛虫吐丝编织的视频)
师:当小蜻蜓忙着捕捉害虫的时候,小毛虫在
生:织啊,织啊 师:小毛虫已经工作了整整一天了,它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它还是咬着牙在
生:织啊,织啊 师:夜幕一点点的降临了,小昆虫们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纷纷回家休息了,有些小昆虫已经渐渐的进入了梦乡,可我们这只小毛虫它还在
生:织啊,织啊。 师:这就叫尽心竭力。
再次出示(出示: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师:让我们再来赞美一下这只尽心竭力的小毛虫吧!(齐读第四小节)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一条主线,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考,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第四自然从“尽心竭力”做文章,以突出小毛虫的努力。特别关注“织啊、织啊”的指导,表现了小毛虫编织茧屋花了很长时间和小毛虫坚持不解的精神。此时的问题,“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让学生回答起来,和前面对小毛虫的理解层面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