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学习摘录与感悟
2020 年 11 月
学习书籍或文章 | 课堂深度学习促进思路 | 姓名 | 柏华芹 |
学习摘录 | 二、设计问题的解决: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共振 在明确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对设计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制订出解决方案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核心过程。设计问题的解决是教师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的过程,也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转化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悬念、渴望与丰富体验的过程。分析总结当代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优秀案例,可以发现,成功的设计常常组合使用以下设计策略: | ||
阅读感悟 | 一定教学难度的教学内容以及由此确定的设计问题,能够对学生的认知形成挑战,引导他们向高阶思维迈进,进行深度学习。李吉林老师认为语文学习要“有趣、好玩、有难度”,这其中所指的趣味性、游戏感是容易被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而“有难度”对于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的意义却常常被忽略。事实上.相对简单的学习内容固然会带给学生心理的安全感,但完全没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难以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磨砺他们的思维。好的设计问题--定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种难度带来教学设计的坡度,蕴含着教学设计的势能。例如朱雪丹老师在设计《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将“引导学生在学文看图的过程中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作为设计问题,这学习内容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设计上,教师在三个较长的段落上用力,从句到词,从词到段,抓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设计朗读提问等环节,最后,要求学生口头叙述“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达到设计意图,完成了教学月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