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学习摘录与感悟
2020 年 12 月
学习书籍或文章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谈语文关键能力 | 姓名 | 柏华芹 |
学习摘录 | 积累思想需要思维的深度参与,以便从若干事实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思想观念,并以概念的形式储存于脑中。同样,表达也需要思维参与,以便把内化了的认识外显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正确的表达需要符合逻辑的思维,也需要符合语言法则的言语表达。然而任何表达都是个人独特的表达。其实,凡是人的一切学习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个性化行为。 学生积累认识,丰富思想,都打上了个人独特的印记。如英国散文家兰姆所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思想的砂型。”人类思想源远流长,文化遗产光辉灿烂。无论是学习借鉴前人或别人的思想,都应经过思维的过滤,而不能囫囵吞枣,也不能全盘接收,而是要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所以独立思考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和精神品质。 | ||
阅读感悟 | 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白,独立思考,首先要多思考、会思考,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独立性、新颖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不敢标新立异,更不敢独持己见,导致渐渐形成了惰性思维和惯性思维,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心理障碍。语文教学正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言语实践让学生去除惰性,打破惯性,敢于“逆向思维”,敢于“反弹琵琶”。当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在一条老路.上行进时,敢于另辟蹊径、独闯新路,甚至逆向而行,在漫漫长途中跋涉,在迂回曲折中求索,这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