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梳篦是常州引以为豪的传统工艺品之一,相传它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 1600 余年历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技艺。5月11日下午,常州现代快报小记者携手常州梳篦厂的非遗传承人刘君苏老师走进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首先,刘老师介绍了梳子和篦子的区别、用途和制作工艺,讲述了梳篦的起源、发展及演变历程。大家在了解常州梳篦的发展过程中,更是明白了一把梳蓖需要经过选伐树材、开齿、刨、刮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这些新鲜的知识是大家平时完全接触不到的,刘老师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小记者们们则听得津津有味。
随后在老师的安排下,小记者们都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等待老师傅指导他们亲手制作梳篦。在老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小记者们运用开齿机、抛光机等机器,将手中普普通通的木板打磨成了一把把精巧的木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经过这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了解了常州梳篦文化知识,还学习到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业、耐心的匠人精神。
(图文:蔡成莹 审核:沈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