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频导入,引发期待 1.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2. 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陶醉了。假如你是一只鸟,你喜欢生活在这里吗?为什么? 3. 点评:老师和你有同感!这样优美的环境,又有好朋友相伴,怎不令人喜欢? 4. 过渡:环境优美静谧,树木葱茏,真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23 鸟的天堂(板书课题),看看那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二、理清脉络、引发质疑 1. 出示默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提示已经明白要求的同学朝老师点点头。很好,开始吧! 2. 有的同学读完了以后,拿起了笔在思考问题,非常好。(等大部分同学完成任务)谁来交流一下? 3. (请一位同学回答后,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课文哪些段落分别写了作者两次走进鸟的天堂?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引导学生想一想文中有没有表示时间的词语。) 小结:有时候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能帮助我们迅速地理清文章的脉络。作者两次走进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产生了留恋的情感。 4.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文中出现了几次鸟的天堂?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看谁找得既快又全。 5.学生找句子后指名回答,PPT出示句子。 6.谁找到的句子和老师一样?一样的朝老师点点头。(点评:非常好,看来你们读书非常用心,答案也因此找得完整。) 7.让我们一起来读句子,边读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8.为什么要加引号?加引号的鸟的天堂表示榕树,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提问:榕树和鸟的天堂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榕树是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是指什么呢?) 三、走进榕树,感受蓬勃 1.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默读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用一个词概括,再写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默读感悟。 3.交流。 预设:这是一株非常大的、茂盛的、生机勃勃的、翠绿的榕树。 (1)第6自然段 引导:巴金爷爷是著名的作家,他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可是这样的榕树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可见这是一株——(罕见、稀少)的榕树。 (2)第7自然段 引导:①不计其数,当他表示不同意思的时候,读音也不相同。你能根据解释判断一下,在课文里应该怎么读?拓展:那在这里呢?出示:傍晚,马路上的车子不可计数。 ②为什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③枝上生根,根上又生枝,几乎分不清哪里是根,哪里是枝。可真是——而且,一部分数值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有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这棵榕树真——(神奇、奇特) (3)第8自然段 引导:①如果说“一簇长在另一簇上”可不可以,为什么?树叶如此之多,让你想到了哪些词?(严严实实、密密麻麻、成千上万、不可计数、数不胜数。学生说到:不可计数。表扬他:学到的词语马上会运用,高手。) 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这真是一棵——(青翠欲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充满生命活力)的榕树!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棵——的榕树。作者是怎样写出榕树的茂盛、生机勃勃、神奇庞大的呢? 四、了解写法,迁移运用。 1.再次默读第5-8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2.学生阅读体会。 3.组织交流。 (1)从远到近 引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不到时引导: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这株榕树的呢?) (2)抓住特点 引导:第7、第8根、枝、干、叶的数量和叶的颜色 (3)拟人联想 引导:(展示、好像、似乎 变色) 4. 小结: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根枝干叶的数量、颜色,运用拟人联想的方法,写出了榕树的茂盛、生机勃勃。 五、课堂总结 1.这是作者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那他第二次走进鸟的天堂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2.指导书写“耀” 3.布置作业:练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