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评析
教学内容 | 《功率》 | 执教老师 | 李晓兰 | ||||
班级 | 九4班 | 时间 | 2021.9.16 | 评析老师 | 李晓兰 | ||
教学 现 象
|
一、功率 【情境】 杨乐怡体重500N,在20s内跑到10m高的楼上,则小红做了_____J的功。 李薇体重500N,在40s内走到10m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_____J的功。 王中莲体重600N,在40s内跑到15m高的楼上,则小强做了_____ J的功。 师:杨乐怡和李薇,谁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做相同的功比时间 师:李薇和王中莲,谁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生: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 师:杨乐怡和王中莲,谁做功快?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功率 【类比】 师:速度的定义? 生: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师:采用类比的方法,功率的定义? 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人物简介】瓦特 【做一做】 0.32kW= _______W 1.5MW= _______ kW= _______W 杨乐怡、李薇、王中莲,他们上楼的功率各是多少? 【跳一跳】 师:两位同学一起慢跳和快跳同一组动作,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 生:快跳比较累,因为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短,做功快,功率大。 【阅读】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 二 、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师:原理 生:P=W/t 方法改进:推导 师:测量的物理量 生:人的质量 m、楼层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板书表格) 师:测量工具 生:磅秤(电子秤)、秒表、米尺 三、随堂练习
| ||||||
评
析
| 整堂课利用创新实验的理念,聚焦学生对“功率”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建构,依托有趣的生活化情境,进行了一系列层次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化、探究性的分组实验。 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强,新颖有趣的三个自制视频开启课堂,新的物理量“功率”自然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与速度概念的类比教学,不仅巩固之前知识,还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概念深入浅出,例题融会贯通,富有创意的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功率的意义,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氛围。 合理的分组、精选的场地、明确的分工、完善的器材、 精心的设计,让估测人上楼的功率高效且有趣。学生亲身经历,并通过计算,掌握了原理、方法。 课堂活动设计独特新颖,给予学生自主权,通过实验完善知识体系,灵活并富有趣味性。丰富多样的形式,巧妙精彩的设计,循循善诱的讲解,为我们奉上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