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名著推荐与阅读网络课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周秋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初步了解《水浒》这部名著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了解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鲁提辖疾恶如仇、扶弱抗恶、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粗中有细的性格,进一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
(3)学习通过重要情节中的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2、能力方面:
通过对名著的欣赏和对人物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
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故事情节的掌握
2、人物性格分析
三、媒体选择:网络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好汉歌》,引入专题学习内容。
登陆教师制作的网页,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介绍:这是老师制作的一个专题网站,先请大家点击浏览作者介绍和水浒导读的相关内容。
2、提问,小结:水浒的作者-施耐庵、罗贯中合著(多种说法)
水浒的创作-根据部分史实经作者加工而成。
3、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些水浒的精彩片段呢?
引入学习的主要内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4、提问:鲁提辖与镇关西无冤无仇,为何要把他三拳打死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浏览相关视频。
5、欣赏完后请学生总结对鲁提辖的印象,引入《脸谱》问卷。
学生操作,教师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作总结。
6、选取文中精彩片段,结合书本,进一步体会文字的魅力。
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莫过于鲁达的那”三拳“了,请同学们结合书本,网上的练习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一拳:打的动作极为简洁,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这个比喻很有讲究,首先是油酱有味,所以咸、酸、辣的不同;其次,油酱是液体,与后面的“滚”相呼应。
第二拳:打的动作也只一下,这里也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因是“采”后面便有三色;因是“帛”,后面便有一个“绽”字,这段文字除了呼应之妙,更逼真地描出“血”“乌珠”带来红黑二色以及由红黑配调而出的“紫色”。
第三拳:鲁达是软硬都不吃,正反都要打,打的都有理。打的动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何谓“正着”?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位置上,准确度似乎超过了前两拳。之后还有一个妙喻“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
教师总结:鲁达的性格,在这三拳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所以,重要情节中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提示:文学名著的魅力,更多的在于精读、细读后的感受和体验,影视和动画只是一种学习的媒介,在网站上有《水浒》的电子书,可以利用时间加以研读。
7、完成其余的练习,并对照答案自我评价。
五、结语:
介绍网站的其他内容,欢迎学生利用电子邮件和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