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网络课教学设计
作者:屠格涅夫
执教:吴伟星
学习目标:
1、利用网络平台,研读课文,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2、利用网络平台,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体会想像的魅力。
学习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初设情境
“小时候,妈妈常对我说,大海,就是我故乡……”
一曲《大海啊,故乡》,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唤起人们对大海的多少回忆、热爱和向往。人们以火样的热情观赏大海,以优美的诗句赞美大海,以丰富的想像遨游大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去欣赏、领略他梦中的大海、他梦中的蔚蓝的王国。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前,先在网络上展示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
问题:
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你看到了屠格涅夫梦中的蔚蓝的王国有哪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他梦中的情感吗?
2、师生合作,完成板书,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
梦中人:我、伙伴、天使
蔚蓝的王国 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
屠格涅夫 梦中情:……?
注:要想能够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情感,我们就不能不去了解作者屠格涅夫。
文学常识:(网络展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等。他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激情讴歌了俄罗斯的淳朴、善良的人们。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请同学朗读文学常识。
三、二读课文,批注评点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奇思妙想的句子,并在网络平台上作简要的批注。
网络展示:
句子:蔚蓝的王国呀!充满着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
批注:用“蔚蓝”、“光明”、“青春”、“幸福”一系列形容词来抒发对大海的向往、热爱、赞美之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总领全文,提纲挈领。
2、小结:(网络展示)
作者笔下的海是 (用文中的形容词来回答)
读了全文,我们感到,大海还是 (用你自己积累的词语来回答)
梦中的人是 (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你还能用其他词语来形容吗?
四、三读课文,研习探究
预设以下五个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让学生探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答,答案不求统一。
1、第三节,既然是“我的伙伴”,为什么我却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参考要点:伙伴也是想像的内容,他们也和“我”一样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快乐的、幸福的,并不需要具体指明是哪些人。而且,我也没有对他们多加注意。)
2、第七小节,奇妙之处是“用心灵驾驶小船”。心灵怎么可以驾驶小船?
(参考要点:心灵充分地自由、不受任何拘束、任意地遨游于自己的想像空间中去。心灵和船已融为一体,心随船走,船随心动。在作者的梦中,蔚蓝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3、让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事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里的“爱情”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要点:这里的“爱情”可能指博爱之情。不求统一答案)
(参考要点:连续“倾诉”两遍,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将“天空、海洋、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等事物人格化,表现出在作者梦中,蔚蓝的王国里四处充满了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蔚蓝的王国的热爱和陶醉。)
4、第11小节“她”指什么?
(参考要点:她是指“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也是将我们引入自由、幸福、美好世界的天使。答案不求统一)
5、作者描写神奇美丽的大海,主要要表现什么主题?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如:
(1)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
……
五、朗读课文,体验感悟
六、学生质疑,自主合作
七、习作交流,尽显风采
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交流课前作文片断《我理想中的王国》。
八、课后加油站
展开想像,你认为理想的“蔚蓝的王国”里还应该有什么景物?结合自己的想像,以“蔚蓝的王国”为题画一幅图,并给自己画的图画配上文字说明,要求语言优美。
板书
梦中人:我、伙伴、天使
蔚蓝的王国 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 ……
屠格涅夫 梦中情:幸福、愉快、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