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化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了对化学实验探究的专题研究,论述了优化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预示着21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创新是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多元化的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地冲击着中国教育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教育正面临着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新的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实验是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凭借实验发展的科学。化学实验以其合理的设计方案,严密的科学论证和创造性思维的探索精神,为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近年来我就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挖掘实验教学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专题教学研究。
一、优化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我校班级学生人数多的特点在如何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纠正优秀学生"高分低能"的前提下,对于部分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我以课外实验活动做为能力教育的突破□,进行了专题探讨。以中学阶段学生动手实验为中心内容,从课外实验活动等一些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的跟踪研讨。
如实验课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的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学生根据以往两次的实验归纳出:固体与液体药品反应制取气体的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知识和操作能力,设计出实验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但同时对部分学生加以课外有针对性的实验培训,以及通过几组不同实验装置的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课外实验活动班里,由于注意加强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没有发生任何实验事故,参与课外实验活动的学生要保证实验成功率。杜绝了仪器、药品丢失的现象。损坏仪器后,学生能自觉地到实验老师处,申述原因,接受处理。体现了现代中学生应有的文明、秩序的行为和教养。实验能力和行为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以上实验的跟踪研讨,发现和改进了实验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在这些实验教学过程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自学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化学规律。对于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因此,不失时机地利用和创造条件,挖掘潜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化学教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大都在少年时期便对某一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课外实验面对的是爱好化学、学习有潜力的部分学生,这些学生爱好广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参加课外实验的活动有矛盾的心态:既希望通过课外实验满足自己对拓宽知识的欲望,又唯恐影响正常的学习成绩。但实际上对初三部分学生我便开展课外实验活动10次,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影响,反而思维活,提升了他们的后继学生的能力。活动的内容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环境和监测、生活中的化学、了解制氧的反应及寻找新的催化作用,利用废弃物制取有用的化学药品,几种盐的鉴解、几种常见有机物的简易鉴别等。通过课外实验的训练,学生们在二十多种仪器的使用和二十多项实验操作的能力上基本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通过课外实验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理论的感性材料;迸一步加深和拓宽学生对课堂上所不能满足的求知欲,及时把化学科学的新进展、新知识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科书上介绍到"催化剂"的概念时,只涉及到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没有介绍其它的催化剂。在课外实验的实验中我安排了探索性小实验"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催化剂的研究"选用了三氧化铬、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铅、二氧化硅六种试剂做两组对比实验。第一组进行几种物质对双氧水分解反应催化速率的研究。第二组进行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最佳混合比例的研究学生们一丝不苟地实验。有些学生还带来秒表准确计时,并反复核实、填写实验记录。仿佛进入了"科学家"的角色,增强了使命感。通过实验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对"催化剂"的概念,得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实验规律的启示下,促进了思维方法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化。培养了多疑、善思的学习惯。同时通过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用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认识客观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全国初中学生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参加课外实验活动的学生中有多人分别获得好成绩。同学们的化学知识、实验能力、综合素质均高于没有参加课外实验活动的学生。
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对教师来说比搞好教学有更多的困难需要克服。教师要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查阅资料,反复实践,摸索最佳实验方案。要和上级领导、班主任、实验室工作人员,方方面面协商勾通,取得互谅和支持。要组织学生。要不断了解化学的新发现、新成就。要熟悉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懂得其它相关科学知识。也正因为付出的许多努力,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以提高。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把课外实验活动当做"实验田"来种。从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一些好的经验,成功的实验,大胆地引进课堂教学。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展,达到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结束语:通过几年来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体会到,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者,不能日复一日地忙于教学而忽略了对教学的研讨。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手脑并用,手脑双全,就必须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练习机会。化学实验操作是任何其它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