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学生社团>>文学社>>成果展示
高晓声激励我前进
发布时间:2007-10-0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初一(6)班 孙明程
    武进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当然对它有所了解。
 
    武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高晓声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如何保护和开发家乡的人文资源”活动,我们几位同学到董墅村参同了高晓声的故居,采访了村民,我感到受益匪浅。回家后,我又上网查询了高晓声的有关资料,感悟更深了。
 
    高晓声,当代作家,生于1928年。他的家乡就在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董墅村。他于1999年7月在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幸逝世。家乡的人们永远怀念他。
 
    他50年代开始创作,一生孜孜不倦,勤于笔耕。至今,已出版了《李顺大造屋》、《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等。他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从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和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炼、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坛独树一帜。我十分喜欢他的作品。
 
    他写的《陈奂生上城》,如今已是家喻户晓了。这篇小说写得特别有趣。主要内容是:有一次,陈奂生上城,因发高烧住在了火车站,被好心的吴书记看见了。吴书记把他送进了县招待所的高级房,还给他买了退高烧的药。当晚他住下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临走时招待所服务员要他付5元钱。他觉得太贵了,这些钱他可以买两顶帽子呢。后来他想通了,仅仅是5元钱,就买回了饱满的精神,真是捡了个大便宜。回家后,家乡人对他也另眼相看了。
 
    这篇小说生动地刻画出了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农民,虽然背负着历史因袭的重负而步履维艰,却终于迈出了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表现了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农民对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渴望。我觉得这篇小说写作上最成功的地方是主人公陈奂生的心理描写,特别细致、生动,符合农民特点。
 
    高晓声还写了一篇现代寓言《摆渡》。讲的是:有一次,一个船夫不收客人的钱,而要客人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给他一点。那一天,来了四个客人,其中三个客人都或者有钱,或者有力气,或者有权,都把自己所谓的“最宝贵的东西”分给船夫一点,他们都上了船。唯独第四个人——一个作家,他什么也没有,既没有钱,也没有多少力气,又没有权,他只会写作。船夫拒绝为他摆渡。不料,船开走时,这位作家发出了一声叹息:“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没有路走了呢?”这声叹息感动了船夫,船夫又回过头来,为他摆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写作实际上是一种摆渡,把人渡到真、善、美的彼岸。这篇寓言写得多么形象、多么深刻啊!
 
    高晓声还曾主办过杂志《莫愁》,深受人们的欢迎。
 
    他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主人公是以家乡农民为原型的。我想,只有对人民有了深沉的热爱,才会写出那么多感人肺腑的作品。
 
    高晓声,是我们郑陆人民的骄傲。他为文学付出了一片赤诚,为农民付出了一片真情。  
 
    我要以他为榜样,做一个热爱人民的人,真诚的人,勤奋的人。
 
    怀念高晓声,领略高晓声,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高晓声激励我前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