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的研究》>>工作指南>>文章内容
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发布时间:2013-11-05
点击:
来源:
作者:程思武
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所谓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管理是遵循教育科研的规律,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科研工作,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间、信息等重要作用,完成学校的教育科研任务。
一、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科研组织机构,完善两个层次的科研组织并形成网络:一是决策层,以校长、教学副校长参加的指挥组织;二是具体操作层,以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为主,指导全校各学科和全体教师搞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二、工作任务:
1、制定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业务学习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及其他教育教学科研理论的校本培训。
3、指导教研组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制订实施计划、并督促实施。
4、抓好课题管理,经常对各课题组进行检查、督促,负责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推广。
5、组织、指导教师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和实验活动。
6、加强对外交流和协作,广泛搜集资料和教育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7、协助校长室制定教育教学科研的制度,负责资料的积累和整理,组织教师撰写论文,编写教育教学论文集,并定期出版。
8、做好教科研资料的收集、筛选和建档工作。
9、完成上级教科研机构交办的有关工作,积极参与上级教研科机构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动。
三、教科室的管理
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主动配合、及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有关工作,就其自身建设,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计划管理
遵循教育科研和学校教育规律,每学期初应制订单列的学校教育科研计划,并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内,每学期应写出学校教育科研的工作总结,应按要求每年写出主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2、课题管理
主动承担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集中主要力量完成承担的课题任务,还要指导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体的课题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工作,形成学校内多层次、多领域的科研局面,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通过教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锤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成果管理
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教育理论。重视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形成,发现和培养教科研积极分子。在课题研究中,要加强成果意识,提高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肯定教师在科研中付出的艰辛劳动,表彰优秀的研究成果。
4、档案管理
学校教育科研运行中,要积累大量的材料,必须做好资料的搜集、分类和归档工作。教科研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建立档案时要注意科学性和适用性。
(1)计划总结性资料
学校的教育科研规划、计划、总结等,在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立项的申请书、批准通知、实施计划等,并指导有关人员做好个人的教科研计划、总结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过程性资料
研究者的调查材料、检测统计等,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记录等。
(3)专题性资料
每个课题的研究方案、调查报告,阶段与终结的有关报告和成果、专家鉴定意见等,专题讲座、专题研究等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