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李新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育讲演录
作者简介:
朱永新,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2007年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5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2003年《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与教育部的新课程实验和叶澜教授发起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是目前中国的三个最主要的教育改革模式。
内容提要: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朱永新教授对教育理想的激情描述和对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刻剖析。不管是微观的教育细节探究,还是宏观的教育发展思考,朱永新教授的思想都建基于这样的教育理想:让所有的师生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目录简介:
——用心说话(自序)
——做一个理想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中国教育缺什么
服务意识和爱是从两个侧面来规范教育的形象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服务就不同了,它是行业性的基本要求。
——关注农村教育
怎么看待各地农村的教育改革?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在整个农村教育生存已经难以为继、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改革、一种无奈的选择。穷则思变,这是一种悲壮的探索,是值得我们怀着敬意,怀着同情,怀着鼓励去看待的。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的教育往往就是为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考试的这一天。这一天所用的东西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就是试金石,这一天成功了,教育也就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眼睛只盯着这一天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一天需要的东西,再过两天可能就会忘记。
——关于数码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
信息意识一直是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不能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能不能判断信息的价值,能不能有强烈的重视信息的敏锐感,我觉得都是非常重要的。
——与孩子一起成长
关于家庭教育的8个观点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或幼儿园,就进入了应试教育这个庞大机器的传送带上,就没有快乐可言。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入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呼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孩子的童年世界充满了失败,心里没有了关好的梦想,眼中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他们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和感恩之心。如果是这样,教育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给灵魂洗个澡
总的来说,我觉得苏静的这堂课是相当成功的,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这种原生态的快乐。我觉得孩子们难得有一个童年,必须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们真正拥有属于他们的童年。把开心的课堂生活当作每天的享受,这是最重要的。
——中国教育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要从零开始他的精神成长。为什么说很多民族会走向衰落呢?因为这个民族已经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失去阅读能力的民族必定要灭亡。没有精神成长的民族最后肯定是没有精神力的,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来过。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的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与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地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教育精神
新教育团队是基于一个共同愿景的团队,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只求真理的团队,不屈服于任何一个庸俗的关系和行政的压力。
——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
——后记
书摘:
*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冲动停止,教育就会终结。
*一个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的教师,一个对孩子有真情的教师,一个由理想有激情的教师,他总能够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中国教育缺什么?中国的教育从上到下都缺乏服务意识。老师在课堂上教书的时候想过自己在服务吗?想过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满意,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吗?事实常常相反,在我们的很多课堂上,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在为教师服务。特别是我们的不少公开课,就是典型的全体学生为老师服务的过程,全体学生为老师作“表演秀”服务的过程。
*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能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并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
*我们应该牢记一个事实:没有共同意志的民族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随时会被其他人征服,或者被一些新鲜的词语和肤浅的偶像所迷惑;没有共同英雄与准则的社会只是一个生物智商的角斗场,它不可能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没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的学校、教室或家庭,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生活的丰富性在这里丧失殆尽;没有共同体背景的学习只是一个机械的训练过程,它不可能真正实现生命的无穷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