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情智课堂
华红英
一节好课缺少不了先进的理念、鲜明的风格、显著的效果,政治课堂也不例外。
我理想中的课堂首先是一位人生价值的引路人。我认为初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效果呢?
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要想有效实施价值引领,就要求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情,每堂课要制定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对于教材内容,也要仔细研究,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和话语都是经典。我们还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将身边的事物变成课堂中的材料,灵活运用。譬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最后一课第二框艰苦奋斗时,我结合学生在食堂吃饭时存在很多的浪费现象,再引导学生联想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连饭都吃不起的境况,学生从中感悟到了我们应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道理。这就初步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传统的政治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了。导致人们一听到政治课三个字就会联想到都是老师在讲空洞的大道理,学生只有安静听的份儿,非常枯燥。所以,我理想的课堂是教师起着引导作用,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发言、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看、听、想、做、说有机结合起来。
在让学生敢想敢答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并积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继而提出有质量的问题,真正做到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
当然,要打造情智课堂,还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如指导学生答题、优化课堂训练等方面,这都需要我们老师在实际中慢慢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有梦想就有希望,有行动才有收获。只要我们迈开坚定的脚步,理想的课堂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