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弹力》
设计者
|
邵一锋
|
课题
|
力 弹力
|
||||||
学科
|
物理
|
班级
|
初二
|
教时
|
一课时
|
日期
|
2014.3.11
|
||
教学目标:
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要有两个物体。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形变和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3.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4. 通过观察了解弹性势能。
5.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验设计、动手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力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而本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学,能否学好力学,本章是关键,本节课更是重中之重。
本节课主要有力是什么、形变和弹力和力的测量三个小单元组成。
首先教材通过很多的例子来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进而引出力的作用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
其次,通过一些平常很常见的器材来进行实验,从而得出什么是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为以后学习弹性势能作铺垫。接着通过学生的实验得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和外力的关系,为学习弹簧测力计打下基础。因为弹簧测力计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然后学习弹簧测力计就显得比较自然了,教材通过活动和信息快递等方式让学生来了解和熟悉使用弹簧测力计。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最后简单的让学生了解一下弹性势能,为以后学习弹性势能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学习物理已经有一个多学期了,有的学生已经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如何让学生认真的学习,只在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探究、合作。这样让学生不断的“动”起来,才能不断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本节课我会利用情智课堂的理论,不断的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合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熟悉过程和方法。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力、弹力的概念。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原理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引入
|
找两位力气较大的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
|
学生跃跃欲试,上台比赛。
|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
新授:
1、力是什么
|
教师提问:书上关于力的认识对吗?生活中我们在哪里 会用到力?
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力不是只有人和动物才能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也能产生了的作用。而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学生纷纷举例。
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力的概念。并能说出书本上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
通过举例来建立力的概念,显得很自然。
|
||||||
2、形变和弹力
|
大家一起动手来感受一下力吧: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按照书上的图8-2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教师提问:你能举出不是弹性形变的例子吗?
进一步探究: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器材来进行实验,回答书上的问题并体会手的感觉。
|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体验和感受各种力。
学生边感受边理解形变和的弹性形变概念
学生举例:橡皮泥发生形变等。
学生活动1:
学生按照书本书本实验、填写体会。
|
让学生在做中学,感受学习的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过程。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关系。通过感受手的感觉让学生理解弹力。
|
||||||
3、力的测量
|
教师讲解:人们利用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制成了测力计。在实验室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习过哪些测量工具?在使用时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要求学生先自学书本的信息快递,了解力的单位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点,接着一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如何校正“0”点,怎样理解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然后情学生说出图8-6中哪个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
做一做:同组同学按照书上做一做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并增加一步:测量一本书或一个笔袋的重量。
|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
并回顾
学生回答:有温度计、刻度尺和天平等。一般都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先自学,然后同组讨论,在使用和讨论中逐步学会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测量。
|
通过回顾以前学习的测量工具,找到一般测量工具的使用的共同点,形成方法。
通过学生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从而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比单纯的教师讲解使用方法效果要好的多。
通过测量进一步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为后面重力的学习做铺垫。
|
||||||
4、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
教师讲授: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要强调弹性形变。
|
学生通过书本上的图片感受并理解弹性势能。
|
能量是贯穿整个初中学习的,为初三的学习做铺垫。
|
||||||
5、课堂小结
|
1、物体对物体作用称为力。有力的作用发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形变和弹性形变。
3、什么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
||||||||
6、作业设计
|
同步练习
|
巩固知识
|
|||||||
7、板书设计
|
8.1力 弹力
1、力是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形变和弹力
(1)弹性形变和范性
(2)弹力
3、力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点
4、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