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球——运球》
设计者
|
王殿凯
|
课题
|
篮球——运球
|
||||||||||||
学科
|
体育
|
班级
|
|
教时
|
|
日期
|
3月10日
|
||||||||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简单的技术动作,熟悉篮球运球基本技术,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
2、技能目标:掌握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发展学生体能,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控制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养成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篮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也是新课标中水平三教学内容,具有普及性高、推广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本课以篮球运球为主进行教学,通过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基本技术的练习,促进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力量、速度和跳跃等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通过科学的制订计划、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将来的篮球运动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模仿能力强,乐意通过参加游戏和比赛来接受新知识,篮球运动是他们最喜爱的,同时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篮球基本知识,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自控能力也都有一定的发展,但他们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形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的状态。
教学重点、难点:教材重点:运球中对球的高低、快慢节奏的控制
教材难点:运球与身体动作的协调一致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围着篮球场地慢跑:
①、学生排成2排,老师带领完成一定距离的慢跑。
②、围着篮球场的边线听教师的口令变换而改变跑的动作。
2、徒手操
①、扩胸运动
②、腹背运动
③、弓步压腿
④、膝关节运动
⑤、手腕脚踝运动
基本部分
一、原地运球
1、熟悉球性练习
2、学生自主运球体验;
3、原地运球;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腕放松
五指分开把球控
上引下按指用力
球似粘手好运动
4、集体练习低;
5、集体练习高运球
6、看信号尝试行进间高运球练习。
二、篮球游戏
“播种收割”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队相等人数,以篮球场的一端线为起点,另一端线为终点。在终点放置一个呼啦圈,学生站在起点,当听到老师的哨音响起,排头队员跑到终点将球放置在圈圈内,接着回来与第二名队员击掌,第二名队员跑向终点将球抱回,依次跑下去直至结束,哪队用最快速度完成比赛哪队获胜。
结束部分
1. 放松活动
《打气》
2. 教师总结
3. 布置收拾器材
|
1教师要求快、静、齐。
2教师提醒服装、饰品安全。
3、教师简要提示课堂学习任务。
教师简要提示热身的方法和要求。
1、教师示范、简要提示动作方法和要求。
2、带领学生进行准备徒手操练习。
①、双手抛接球
②、拨指练习
③、球在两腿之间绕“8”练习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尝试练习;
2、归纳动作,学生展示;教师示范讲解;
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纠正动作,突出重点;
4、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变化;
5、认真小结评价。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提出要求;
要求:
1、各队要将球放置在呼啦圈内;
2.一定要等到队员跑到端线后下一位学生才能出发
1、教师示范、领做,共同达到放松目的;
2、总结表扬,师生告别;
3、归还器材。
|
1、学生快速整队
2、见习生随堂见习
3、明确课堂任务
学生按动作要求认真进行慢跑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徒手操练习。
1. 尝试体会
2. 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3. 积极练习,
4.勇于挑战,敢于展示,不断提高。
1. 学生认真听讲和仔细观察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游戏规则。
2. 遵守游戏规则,安全的进行游戏。
1. 跟随教师认真做好放松活动
2. 认真听教师讲评
3. 收拾器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