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许小云
课堂回放:
师: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不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同学们可以举出多少这样的闪烁着智慧的战例?
生:秦晋淝水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
师:看来同学们的历史知识都很丰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受到毛泽东同志盛赞的战例——长勺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所以长勺之战同样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生:分组朗读课文。
师:刚才有两个字注意读音曹刿的刿声母是g不是k,夫战的夫应该读第二声,夫是发语词,下面表示解释。把这两个词语读两遍。读通了全文,下面我们就要读懂文章。同桌合作翻译课文(此段时间应充裕,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应及时板书,在下一环节时重点强调。)
师:在翻译过程中同学们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我有一个句子不会解释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师:好,有同学能帮帮他吗?
生:我会翻。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退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竭了。
师:译的很到位,老师想问你一点,这两个句子有哪些特点?
生:我不知道,我只会翻译。
师:哪位同学再来指点一下迷津。
生:我知道“夫战,勇气也。”是判断句。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翻译时一定要翻译成什么是什么的句式。后一个句子是一个省略句,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还有问题吗?
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怎么解释?
生:吃肉的大官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师:对,这里的“间”意思是参与,我们还学过的间还有哪些意思呢?如《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的间《桃花源记》中“遂与外人间隔”的间?
生:第一个是夹杂;第二个是隔开。
师:对,这是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大家在平时学习中要学会归纳。
下课前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情况。
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是古文,如果老师一言堂,自然进度会加快,但学生在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中往往会精神倦怠直至昏昏欲睡。本节课老师让学生成为主体,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更有兴趣主动学习。老师则起到点拨、总结作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交给了学生许多学习的方法。如归纳、总结法,质疑发法等。课堂教学注重细节,注意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课堂中教师归纳:所以我们翻译判断句时一定要翻译成什么是什么的句式。后一个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一个省略句,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这里涉及两个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老师为学生一一进行讲述,而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充分体现了情趣、灵动与智慧”的课堂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