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浑浊的急流中,我们真的很有危机感
高佳萍
面对现在的学生,结合现在的教学,我深感自己不能胜任。一位学者说到“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对学生发火”,“要永远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我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修养差,批评学生不大客气,对照要求,我需要改进的地方真的太多。我不断地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的所为,但是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修养提高多少。时而豁然开朗,时而踌躇满志,坚持与放弃交替出现。很多时候说服不了自己,所以行为不能战胜理智。我也意识到自己如果依旧持有特殊的思想,不久后会让自身沦落不堪的泥潭。教师这个职业,可敬又可畏,要扮演好这个角色,时时刻刻需要高度警惕,在紧张的氛围中需要不断地充电。不仅需要富有理论知识还需要有柔韧的实战经验。在这些年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历程中,回望过去,没有值得骄傲的,只留下很多的遗憾和至今无法解答的困惑。我拜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顿时觉得那些言语似乎就是自己难以释放的心声。我们作为教师是需要得到他人理解和支持的,特别是奢望得到所有家长的鼎力相助,但是现实很残酷,我们在渴求理解支持的时候往往迎来的是逆风,愤怒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打开埋怨的话匣,滔滔不绝。发泄之后,顿时深感轻松。冷静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什么收获都没有,似乎自己上演了一场没有好评的独角戏。在不理智的时刻觉得这帮学生是多么的愚蠢和无可救药,放弃的念想与日俱增;头脑清醒的时刻,我会认为学生之所以厌恶学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源于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不断地宽慰自己再忍忍,再看看,再管管,总想能期盼到少许的改观。我也试着模仿学者的一些可实施的措施,推动阶段持有很大的信心,实施过程中底气日渐削弱,慢慢地就以无声告终。我的不坚持怎会迎来学生们的改观呢?我的思想挣扎过无数次,到现在我都搞不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我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就如同学生一样的,有着很远大的理想,但跨越困难的时候就缩手缩脚,自我安慰的理由还无比充足。教育是个慢过程,而要求我们教师的成长和改进却是火箭似的速度!也许这就是社会对大家的要求,不遵循社会规律我们还真的会被淘汰!深感前几年做教师容易多了,如今花了功夫还如同在做无用功,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都比以前的孩子消退了很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去深思和探究,不抓住灵魂,付出的都属于徒劳之力。我认为自己现在是在教育的潮流中被人家携带着前行,并非自己轻松前进着,我想现在即便掌控不了今后的局势,但如果通过自己的全力以赴,不断汲取养分,应该有所见效和希望的。教育的道路对于我来说也许还真的很漫长,如何走完这一程,还真的需要小心翼翼,不断地思索,让淘汰的危机感日渐减弱!
点评:“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都比以前的孩子消退了很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去深思和探究,不抓住灵魂,付出的都属于徒劳之力。”写得很好,抓住了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我们不断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