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许 波
最近在看《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对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有不少,比如《老师,你最看重的是什么》、《需要有“劳动”这门课》、《教师自己要做合格的家长》等…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第一,教师不应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的天赋,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同样存在着闪光点。教育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在为人处事方面做一些正确的引导,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且这些对学生的成绩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我的任教的班级来看,那些生活习惯不好的人,他的物品总是混乱不堪,丢三落四,不仅学习情况糟糕,而且对于他自己极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也总是错漏百出,效率低下。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生活的问题,更与其学习成绩息息相关。往大里说,更关系到将来孩子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其实,学习习惯就是孩子的生活习惯的一部分。生活习惯的培养不是小事,要从小抓起,不容忽视。所以,我也经常性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整理自己的物品等等。不管是班级卫生、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方面,与上学期比较,好多学生有了不小的进步,自觉性提高了,学习的热情也稍有提高。
第二,学生不应只注重学习,也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宝,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劳动观念,轻视劳动,不愿参加劳动,怕苦、怕累。以至于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组织纪律性差,浪费严重,表现为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护公共财物。所以我们要提高孩子的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努力营造和谐氛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想孩子做得更好,老师父母是最好的榜样,研究表明,早期的经验会影响其一生,一个生活在和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氛围中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自然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以老师、父母的行为做榜样。所以老师、家长要改变原有对孩子参加劳动的态度,纠正这种不良的教育观念,不断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第三,教师应注意家庭教育,要做合格的家长。一位教师自己能成为合格的家长,那么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份经验。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在谈到教育学生经验的时候头头是道,但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却是个失败者。因而作为老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确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不为别的,只为我们的孩子。孩子在成长,我想第一点应该是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其次我想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再次,培养孩子的勇敢、自信、独立以及协调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自信,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的自信,这样他才敢于自己去探索发现创新,否则唯唯诺诺,将会一事无成。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多读书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点评:多读书,就能让自己更有教育智慧,站得高,看得远。边读书,边实践,边反思,您也一定能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