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高情真筑大业 情智共生育全人
(常州市骨干教师——卜萍)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人是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这一撇上应该写着‘高尚的情感’,那一捺上应该写着‘丰富的智慧’。一撇一捺有一个交叉点,就叫情智交融。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健全的、大写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践行情智共生的教育,培育健全的、大写的人?沈亚南老师、李晓兰老师、高佳萍老师、成晓媛老师、陶乐乐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实践,真诚无私地和我们分享了她们的思考,她们的成长,使人顿生豁然开朗之感。
沈亚南老师、李晓兰老师深情回顾了她们执着追寻“情智课堂”那迷人倩影的心路历程。虽然两位老师所教科目一文一理,但英雄所见略同,她们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1、情智课堂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沈老师针对学生对文本情感体验缺失的教学现状,用亲身经历设计导语,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文本情感弥散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颗稚嫩的心灵。李老师则通过鼓励学生上台完成演示实验,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给予学生成功的自信。2、情智课堂追求 “登山式课堂”,课堂要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经历攀登的过程,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乐此不疲地攀登知识的高山、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和人格的高山。在《台阶》教学中,沈老师充满智慧地以“现身说法创情境”、“慧眼跳读梳文本”、“深情诵读捕细节”、“深入研读掘意蕴”、“探究咀嚼深思考”五个大环节,从情境、情节、人物到主题、拓展进行设计,既立足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又巧妙引领,由浅入深,体现了“学生活动充分,语言积累丰富”的语文教学特点。李老师在多次磨课中体会到“物理课要让学生动起来,物理课要联系生活”,努力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一个活动,让学生的思维飞扬在课堂的每一个时空!”
听着高老师、成老师、陶老师的感想,我再一次忆起吴非老先生的谆谆教导:“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来,所以不能急。”高佳萍老师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班主任,她结合自身教育实际,谈到我们要“遵循常识,遵循朴素,以心换心,增长教育的智慧,呵护每一个孩子,让教育的烦恼越来越少,让教育的温馨越来越多。”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她谈到了如何合理评价学生。的确,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而言,教师的评价往往是“一言九鼎”,所以,当我们表扬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时,也别忘了那些虽然成绩暂时落后,却“健壮、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孩子。质朴热情的成老师不懈追求 “做一个温情的有人情味的班主任”。教育的现实,需要我们立足差异,需要我们蹲下身子、转化视角,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平等交流。当孩子犯错、迷茫、顶撞时,平心静气,不急不躁,正如商校长所说“班主任要有一颗‘佛心’”,要学会“以柔克刚”。温柔真诚的陶老师用她的“关心、细心、耐心”呵护每一棵幼苗。她说“教师不是主宰者,而是一个需要运用智慧,给课堂(包括学生的生活)带去生机活力的人。”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我们给予学生尊重、爱和鼓励,学生也会回报我们真心的微笑,真情的问候。
“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或许这就是情智教育的真谛吧。那么,就让我们以情启智,以智育情,用自己的真挚师爱于静心等待中,收获“美丽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