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的研究》>>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点燃激情 憧憬未来》(许小云老师)
发布时间:2015-07-19
点击:
来源:
作者:许小云
点燃激情 憧憬未来
——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杂感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许小云
再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心中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罗恩老师有源源不断的教育新点子,有灵机应变的教育机智;罗恩老师身处相对宽松、自由、民主的美国教育体制之中;罗恩老师有一支充满活力、团结、优雅、高素质的教育团队,罗恩老师有许许多多任他“信手拈来”的教育资源……
大红的封面,罗恩老师年轻帅气和四个黑人孩子自信天真的笑脸赫然在目。他们似乎在跟我说着什么。
追求活着的美好
喜欢冒险,敢于挑战的罗恩大学毕业因机缘巧合登上讲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登上了他辉煌的教育舞台,在舞台上他挥洒激情、汗水,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拍案叫绝的教育大戏
突然想起前几天刚刚看过的一篇由当代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写的《回到“每个人”的生命化教育》,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人只有活着干他自己愿意干的,自己渴望干的,自己在干的过程中感到很美好的事情,人才能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有幸福感。”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种滋味想来也是极好的吧!二十年前的我望着日益苍老的父母和捉襟见肘的家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免除学费不说,还有奖学金可拿。选得决绝,却走得悲壮。工作后,宽松的教育体制下我没有感受到快乐,因为自己的孤军奋战,争强好胜,严苛的教育体制下我又倍感窒息,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我们成了操纵机器的工人,集约化的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很难获得发展,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放弃了教师应该拥有的优雅气度,变得急功近利,甚至变得近乎暴戾。没有了从容和等待,忽视了情感和需求。人还能称作人吗?“追求活着的美好”不仅是每一个老师的追求,也是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的追求啊。我倾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喊,你呢?
陪孩子慢慢成长
在《你所希望的并非感谢》一文中,我感受到的是罗恩老师的从容等待的气度。尽管师生之间有过隔阂和小小的摩擦,但罗恩先生仍然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真像他在书中所说的“你所希冀的并非感谢,你追求的应该是孩子们的成就及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因为爱孩子,罗恩老师能走进孩子的生活;因为爱孩子,罗恩老师能始终对孩子微笑;因为爱孩子,罗恩老师愿意为孩子付出自己的全部;因为爱孩子,罗恩老师愿意等待。德国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过“你用正确的方式教给孩子正确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它同时也给孩子一个精神教育。它也是对孩子生命成长的提醒。”从孩子生命成长的高度选择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做到了吗?快节奏的生活往往让教育者内心抓狂,希望立竿见影,希望药到病除,于是教育行为往往就会显得很粗暴:教室喧闹,立罚全班抄书,于是立马消声;课堂沉寂,教师厉声呵斥,于是全班附和;作业抄袭,烦请家长到校,于是大喊小哭,“痛改前非”……殊不知一切都是假象。有资料也表明,人在童年的时候的觉悟是很缓慢的,是很难一步到位的。因此,让我,让你多一些耐心,用生命在场的方式陪着孩子慢慢成长,“静听花开的声音”。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当记者问罗恩老师“你希望给同行传递什么理念”时?罗恩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激情。当你和孩子们一起工作时,特别是和哪些把你逼得发疯的孩子们在一起时,一定要看到这些孩子的潜能。想办法让你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远大梦想,无论条件有多么艰苦,挑战有多大。你必须关照每一个孩子,并看到他们的潜能。我确实感到我的责任就是给他们带来改变。我要传递的也是这个理念。”读完此书,我觉得罗恩老师不仅点燃着孩子的学习激情,他的课堂有红按钮,有响鼓;他的课堂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演唱歌曲,也可以慷慨陈词;他的课堂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足球场上、在歌剧院里,甚至在时代广场……在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的同时,也点燃了我的教育激情。重新带一届,我也可以从零开始,重新打造班级文化,重新设计我的课堂,我要让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班级,把教室变成他们想依靠,充满温情,充满爱的大家庭,同时又是奋勇争先的竞技场。我要打造优质、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写作。
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在教室、图书馆,也可以在食堂、操场、博物馆、公园甚至田间、地头。
语文课上,孩子们可说可笑可议可驳可写可画,可独自沉思也可围聚一桌。
我会开出书目,让孩子们读诗歌,读散文,读小说,读戏剧,读名人传记,读读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读完作品后让他们或摘抄或评论或改编或讨论或演或颂或唱,感受经典作品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洗礼,让他们读完后得到唇齿留香,余味悠长的美的享受。
当然在改善课堂内容结构的同时我也应像罗恩老师一样提升自己的课堂表现力,法国有位哲学家说过:“充满激情表达出来的,哪怕是谬误也比冷漠的真理更能打动人。”一段小幽默,一个手势,甚至变换语气语调,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只要有助于课堂内容内化为学生需求,我何招不可用呢?
期盼三年后,我的学生也能像克拉克学校的毕业生一样自信健壮、精神振奋,优雅从容、乐观开朗、充满激情地离开郑中,也能像克拉克学校的学生一样对郑中的一草一木、郑中的领导老师充满留恋不舍、感激钦佩。
优雅从容地前行
掩卷沉思,我看到了一群优雅从容的行者,他们没有停住积极前行的脚步,也没有错过路旁优美的风景,这里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机,有“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惬意,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有时也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学校生活。
且行且珍惜!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