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具体策略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和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探究,教师运用有目的性的提问,开拓和引领学生的思路,通过自我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更好地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确保学生的各项活动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本学期体育组的组内研究课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些要求。
九年级耐久跑,执教老师曹志强,耐久跑是一项对人体心肺功能相当有好处的一个运动项目,除了能提高身体的耐力水平,通过练习可以培养学习的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但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练习过程枯燥,学生往往不太愿意参与。曹老师在课前做了铺垫,讲解了耐久跑对中学生的诸多好处,让学生能正确对待耐久跑这个项目。在课中曹老师采用了跑图形的方法,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每一组自己来设计,提示学生可以设计成不同图形,数字,字母等等,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路线,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设计个性化的路线。在练习前强调了跑的呼吸方法和跑进过程中组与组间要相互谦让,不要穿插。练习过程中,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明显感觉到了一种愉悦,学生参与跑热情被激发,在跑的过程中学生的灵感又再次被点亮,在练习后的集中讲解时,学生又冒出了许多有趣的想法,再次安排练习,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笑声中悄悄地完成了。
学生自主对学习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学生的诉求得到了满足,课堂的氛围轻松,教学效果良好。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前,教师要有充分的预设,强调练习的规则,确保安全前提下进行练习。
2、开展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
自主有“自己做主”的意思,它表现出由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的因素。如何实现目标?实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途径由谁来做主呢?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方法去达成目标。
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才能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因此,为学生搭建体育课兴趣平台,激发学生体育课兴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教学的不同方面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趣”在语言交流中
1.用生动的顺口溜激趣
在教学中将一些复杂的动作要领,根据学生的特点,提炼成形象、生动的顺口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归纳出有趣的顺口溜,使学生在训练中易得要领,学起来轻松,心情愉快地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进行投掷沙包最后用力教学时,就将动作提炼为“快速蹬地转送髋,转肩翻肘成满弓,挥臂甩腕出手快,屈膝制动来缓冲”的顺口溜,使学生念起来顺口、易记,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练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性浓,学生的学习效率高。
2.用幽默的语言来激趣
学生最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风趣和幽默是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而愉快,这样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对于学生的迟到,我会以严肃的神情对那位迟到的学生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此话一出,那位迟到的学生也有点不好意思。这时我又面带微笑又有点无奈地对全班同学说:“唉,我总是‘心太软’,这次原谅他了。”巧妙地把歌名引用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也随之提高,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学生会自觉地去积极学习和锻炼。
二、“趣”在活动体验中
1.用游戏来激趣
游戏具有形式生动、趣味性强等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枯燥乏味的运动技能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篮球反弹传接球》教学中用到了“捡球投目标”的游戏。首先用排球代替篮球,画一个大圈,甲队在圈外捡排球向圈内乙队同学的脚掷,乙队同学的脚给排球掷中的就出局,之后交换进行。通过游戏来渗透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术动作,学生练习的兴趣十分高涨,游戏结束后,教师给学生进行反弹球的传接示范,然后练习,教师纠正引导,学生在乐趣中掌握了反弹球的传接球的传接动作。
2.用竞赛来激趣
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竞赛中来,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不仅不会把体育课当作一种负担,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兴趣,在快乐享受运动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来提高教学效率。如:如教学快速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笔者没有选择常规的反复练习的方法,而是选择了既能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又能兼顾学生兴趣的“长江—黄河”游戏来进行,这样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快速跑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了更好的练习效果。
三、“趣”在情境创设中
1.用动作模仿创设情境激趣
把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灵活而巧妙地运用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来模仿或操作,不但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而且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立定跳远,采用“袋鼠跳“的形式,突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协调用力的动作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模仿、去尝试、去创造,从而取得成功,使学生很快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用图画创设情境激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用挂图、剪贴画、简笔画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将场地进行创意画法等,把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的展示体育动作所表现的意图,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半场的区域联防,通过图板来展示5位运动员的站位,在防守时怎样来“关门”;怎样来协防;防守时负责的区域在哪等,结合图示,使场上的同学很明了自己的责任及角色转变。这样一来,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体育运动技能,获得强身本领,以“趣”
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体育课兴趣平台。让学生在“趣”中学,在“趣”中练,在“趣”中提升自身素质,促使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