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感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陈 敏
暑假读了这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上课篇中“倾听的技能”,结合平时上课中遇到的情况谈谈我的体会:
书中提到:教师拒绝倾听学生的言说,或者有意无意地忽略学生的言说,使教师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这即是教师的“失聪”。教师失聪,孩子的思想火花可能被武断地扼杀,孩子的意愿可能被无情的剥夺,孩子的生命可能被无意地冷落。
有时候,我们为了赶一堂课的教学进度,对孩子的言说视而不见,既放弃了孩子被倾听的权力,又放弃了自己的倾听权利和义务;有时候,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会有意无意地诱导学生发出使自己愉悦的声音,但这些都不是孩子自己的内心的声音;有时候,“教师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孩子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甚至连一只耳朵也没打开”。
例如,课堂上,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讲解一个单词的用法时,教室里大部分学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但也有个别学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小到这个单词的读音,大到这个单词不同的用法,如果我们对这些声音听而不闻,学生下次就不会那么积极来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了,课堂也会因此而失去活力,成了老师的“一言堂”。
那么如何掌握倾听的技能和策略呢?
作者指出:“倾听里凝聚着无限的教育智慧,倾听里有开放的理念、民主的态度,倾听里有尊重的姿态、现代的方式。”我们倾听孩子,不仅是用耳,更是用整个身心,我们要“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孩子平等地对话。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专注的眼神、真心的倾听,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同时,我们要以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孩子,哪怕孩子说的是错误的见解。
在教学“Travelling”这一单元时,在我们共同学习了外国名胜古迹之后,我告诉他们这是法国在1884年为纪念美国独立一百周年赠送给美国的礼物时,有一学生提问说,“老师,这么高大的神像什么材料造的?它又是怎么从法国运到美国?……”这时,一部分学生开始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显然,学生对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很感兴趣,但这似乎又是与英语课堂无关的“题外话”,这时如果我对这一问题不闻不问,肯定要打消这位孩子的积极性,于是,我表扬了这位爱动脑筋的孩子,并建议他课后去网上找找资料,同时进一步了解下美国和法国的历史。他第二天很高兴地告诉我,他不仅学到了英语,还了解了历史,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慢慢提高了。
书中还指出,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话语和全国要适时表达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感情,并在情感上达到共鸣,还应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独特的声音,我们在反省自己的“倾听”的同时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促使教学相长。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氛围,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