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雷击不打两次。其实不是这码子事!
闪电是在云中的电。电会产生在同一块云的各部分之间、两块云之间或云和地之间。电停留在云层里是很危险的。但是当电从云层跑到地面时,可要小心!
云是由微小但大小各异的水滴组成,闪电正是从这些水滴发出。大水滴带正电,比较重,因此能落到地面。小水滴带负电,比较轻,所以向上升。当两个相反电荷接触时,就产生电火花。但这仅发生在一个小水滴里。将它乘以一块云中的数百万亿颗小水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天空有时看起来布满闪电。
由带正负电荷的水滴相交产生的第一个电火花引起了连锁反应。电火花相互感应,空气由于电火花的运动而变得热了起来。一串闪电可含有1500万伏电,它在云层间的运动距离可达30公里。
闪电分为四类:叉状、片状、热闪和球状。叉状闪电在天空中成之字形,看起来非常像光的河流和溪流。片状闪电则使你看到天空明亮,几乎像有人在快速开关一盏巨灯。热闪电看起来很像片状闪电,但其亮度较弱。事实上,片状闪电和热闪电都是由远方叉状闪电的光所引起的。第四类是球状闪电,因为它看起来像个光球。人们对球状闪电所知甚少,也许这是因为它不太常见的缘故。
闪电的真正危险发生在云层的电往下向地球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运动距离达10多公里)。由于闪电总是选择阻力最小的路线,因此,同一地方的雷击可能是两次或更多。如果在云和地之间有个物体,它就会打击这个物体。这就说明为什么已经受到雷击的树会再次受到打击。
最著名的实验即证明闪电是静电的实验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8世纪做的。富兰克林用金属丝这样简单的工具,一端系在风筝的顶上,他手上拿着的另一端系着一把钥匙。他就这样来验证他的理论。富兰克林在暴风雨中出门,放飞他的风筝。一个雷电击中了金属丝的顶端,因为它是这个地区的最高点。然后,电荷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行,即沿风筝线往下直达富兰克林手上的钥匙,穿过他的身体通到地上,从而给富兰克林一个电击,这样他也就证明闪电就是电能!
富兰克林很侥幸,因为不幸的是大多数受到电击的人都会被电压的力量打死。然而,有些人却活着,讲着希奇的故事。有些人报告说他们穿的衣服烧掉了。一个盲人还恢复了他的视力。还有一位报告说他多年的秃头又长出了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