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2、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3、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4、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等。
5、昼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6、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7、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8、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9、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月初至月末依次是: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0、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1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12、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3、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200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第二单元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3、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5、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7、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8、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9、光是有颜色的。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一现象是1666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10、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
11、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
1、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电珠、导线、开关组成。
2、常用的电路符号:
3、能画出简单的闭合电路图:
4、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导体: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布、纸等。
5、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
6、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7、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8、磁铁有南极(S)和北极(N),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9、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S),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地,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
10、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11、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
12、电可以产生磁。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1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
14、电磁铁的应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铃等。
第四单元
1、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次数都会加快。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
2、人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气管和支气管;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动,可以把大量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4、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
6、保护肺和心脏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吸烟,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