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利用实验材料做蜡烛燃烧的实验。
2、难点:能仔细观察蜡烛加热和燃烧的现象,比较、判断并描述出两类物质变化的不同。
教学准备: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生日蜡烛,谈话:同学们过生日时蛋糕上一定少不了蜡烛吧,这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物体,你们能说说蜡烛是种什么样的物体?
2.提问:生活中见过蜡烛的变化吗?有哪些变化?
3.学生讨论,回答。
二、研究蜡烛的变化
1、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7、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8.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9.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10.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说法?
11.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紧紧是外形和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发光发热等现象中找到证据。
三、通过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
3、谈话:判断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哪类变化时要说出最充分的证据。
4、小组讨论汇报。
5、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四、巩固练习
1、看书74页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1.我们周围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