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与抽查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局属各中小学:
为提高学校图书馆建设水平,我市于1998年全面启动开展中小学图书馆等级评估活动。经过多年努力,我市目前共有市级示范图书馆166所(占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45%)、先进和合格图书馆173所(占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47%)。评估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有力提升了我市学校图书馆建设水平,但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薄弱学校的办馆条件亟待得到改善,个别已获得示范图书馆称号的学校管理松懈,后续建设滞后,已很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办馆水平,巩固学校图书馆建设成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6年至2010年,我市对未进行市示范图书馆申报的学校继续开展申报认定工作。原合格和先进图书馆的评估工作由各地视情况进行,全市不再统一认定。同时,自2007年起,对已取得市示范图书馆称号的学校将进行抽查评估。
二、市教育局成立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小组,全面负责评估和抽查评估工作,组长由分管局长担任,组员单位由市教育局督导室、基教处、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各辖市、区装备部门及中小学图书馆协会等组成。
三、评估和抽查评估一般程序:听取学校领导、图书馆长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资料、数据;向教师、学生了解、核实图书馆有关工作;由评估组成员按各人分工进行专项评估,汇总后进行综合评估;与学校领导和图书馆交换意见,反馈评估结果。
四、全市各中小学应认真对照“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认真做好自评和申报工作,已取得示范图书馆称号的学校要做好抽查评估的准备工作。各辖市、区所属中小学申报材料于每年10月1日前报送本地教育装备部门,由辖市、区装备部门于10月20日前集中报送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局属各学校在10月20日前直接报送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五、我局将于每年四季度组织评估和抽查评估,每年年底通报评估情况与结果。同时,对取得示范图书馆资格的学校将颁发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铜牌,抽查评估不合格的示范图书馆将摘除其铜牌。
六、全市各中小学要对照新“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和“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不断改善图书馆的办馆条件,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为我市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附件一: |
|
|
| ||
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申报表 | |||||
学校: |
|
|
| ||
|
|
|
| ||
申报等级 |
|
自查得分 |
| ||
在校学生 人 |
在校教师 人 | ||||
图书馆总藏书量 册 |
近两年购书经费 元 |
报刊 种 | |||
馆舍总面积 平方米 |
教师资料室 平方米 |
学生阅览室 平方米 | |||
电子阅览室 平方米 |
|
全馆用于管理的计算机 台 |
学期生均借书 册 | ||
管理 |
馆长姓名: |
学历: |
专业: | ||
人员 |
其他人员: 人 |
专职: 人 |
兼职 : 人 | ||
工作特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估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分细则
大项 |
分项 |
细 项 与 评 分 要 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基本要求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
A1 基本条件 41 分 |
B1 领导重视得 5 分 |
有明确的分管校长 |
馆长中层待遇得1分,教研组长待遇得0.5分 |
同高中 |
同高中 |
1 |
|
|
学校对图书馆有工作计划或专题讨论 |
|
|
|
1 |
|
| ||
支持图书馆人员在职培训进修 |
|
|
|
1 |
|
| ||
办学思想端正,以行政措施确保学生开馆时间 |
|
|
|
1 |
|
| ||
馆舍改建新建前向装备部门及有关专家咨询、论证。 |
|
|
|
1 |
|
| ||
B2人员的状况与业务素质 1 6 分 |
有专职、兼职(相对稳定,以图书馆工作为主)图书馆馆理员 |
16 轨以上5~7人,至少专职5人,12~14轨4~6人,至少专职4人;10轨 以下3~5人,至少专职3人。专职缺1人扣1分。兼职缺1人扣0.5分 |
12轨以上3~5人,至少专职3人;8~10轨2~4人,至少专职2人;6轨以下2~3人,专职1人,扣分同高中。 |
6轨以上专职1人,兼职1人;4轨专职1人,2轨兼职1人,专职缺1人,扣2分,兼职缺1人扣1分。 |
3 |
|
| |
图书馆长及馆理员学历要求 |
馆长本科以上;不达扣1分,馆理员大专以上,1人不达扣0.5分 |
馆长大专以上,不达扣1分,馆理员中专以上,1人不达扣0.5分 |
馆长馆理员均中专以上,1人不达扣1分 |
2 |
|
| ||
馆理员男50岁,女45岁以下需占1/2;退休前3年过渡人员不超过1/4;学过微机操作的需占3/4。 |
年龄项超过1人扣1分,其他一项不足扣0.5分 |
同高中 |
每项不足均扣1分 |
3 |
|
| ||
图书馆专业资格: 1专业本科(包括函授) 2专业大专(包括函授) 3区、县以上短期培训 |
本科有1人得2分,大专有1人得1分,短期培训有1人得0.5分 |
同高中 |
专科以上有1人得2分,短期培训1人得1分 |
3 |
|
| ||
学生管理员队伍,经过培训,轮值上岗,相对固定一学年以上。 |
有培训2分,相对固定有轮值表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按市装备站要求,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并查执行效果 |
有14种以上给1分 |
有12种以上给1分 |
有10种以上给1分 |
1 |
|
| ||
图书馆科学管理,各室统一由馆长负责 |
统一管理得0.5分,有分工制度得0.5分 |
同高中 |
有专职负责人,兼课工作量不超过50% |
1 |
|
| ||
工作计划 |
开学有计划,结束有总结各得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1 |
|
|
大项 |
分项 |
细 项 与 评 分 要 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基本要求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
A1 基本条件 41 分 |
B3馆舍及设施设备 20 分 |
馆舍面积 |
生均0.8m2 少150 m2 扣1分, |
生均0.5 m2,少100 m2扣1分 |
生均0.2 m2,少50 m2扣1分 |
3 |
|
|
人性化布局,以读者及教育教学需求为本 |
有报告厅,特色阅览室,背景音乐,借阅网一体化各0.5分 |
有借阅网一体化,背景音乐各0.5分,有特色阅览室或演讲厅1分 |
有借阅网一体化,背景音乐各0.5分,有投影仪或大背投1分 |
2 |
| |||
教师阅览室(区),资料室有空调加1分 |
教师人数1/3设座,少10座扣0.5分 |
同高中 |
教师人数1/4设座,少10座扣0.5分 |
2 |
|
| ||
学生阅览室(区) |
学生人数的1/10设座,少20座扣0.5分 |
学生人数1/12设座,少20座扣0.5分 |
学生人数1/15设座,少10座扣0.5分最低不少于50座 |
2 |
|
| ||
电子阅览室(区)设座 如多媒体教室兼电子阅览室,需下列三种情况方可每项得1分1、有一周三次以上的对学生开放的上网阅览纪录;2、有存贮数字资源的磁盘陈列或80%以上的光驱完好率;3、有单个学生个性上网阅读的环境和资源。 |
应单设50座以上的电子阅览室,12轨以上学校每增加一个班,增加2座,缺10座扣1分。 |
学生数的2%设座,少6座扣1分 |
学生数的1%设座,少3座扣1分 |
3 |
|
| ||
书刊报架阅览桌椅 |
按核定藏书量及座位数配书刊架和阅览桌椅,一项缺10%扣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防盗、防火、防虫、防潮(空调可兼抽湿) |
防盗、防火及防虫设备,教师资料书库装空调各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能通过校园网进行校内外查询图书馆文献给1分 |
有服务器,形成校内或馆内局域网0.5分;有2台以上学生查询机0.5分;有2台以上借还机0.5分;有报警仪0.5分 |
10轨以上学校同高中。8轨以下,有2台机以上连网1分;有学生查询机0.5分;有报警仪0.5分 |
有1台得1分,再加1台加0.5分,有专用打印机得0.5分 |
3 |
|
| ||
有复印机、打印机并对师生服务(有记录)有1项得0.5分 |
|
|
|
1 |
|
|
大项 |
分项 |
细 项 与 评 分 要 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基本要求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
A2 文献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25 分 |
B4 文献建设 8 分 |
上级拨款及自筹配套款全用足,生均册数达标后每生增加1册以上 |
生均年增20元(实洋)少6元扣1分 |
生均年增15元(实洋)少5元扣1分 |
生均年增12元(实洋)少4元扣1分 |
2 |
|
|
生均藏书册数。(用数字图书抵充的,单篇文章,单幅图片不作册计算) |
50册,8轨以下的电子图书可抵充30%,10~12轨的35%,16轨以上的40%,生均缺8册扣1分 |
35册。电子图书最多抵充30%,生均缺5册扣1分 |
生均25册,数字图书最多抵充10%,生均缺3册扣1分 |
3 |
| |||
报刊种数缺10种均扣1分 |
8轨以下120种;10轨以上150种;16轨以上180种 |
8轨以下100种;10轨以上120种 |
4轨以下60种;6轨以上80种 |
2 |
|
| ||
工具书种数不达均扣1分 |
8轨以下500种;10轨以上600种;16轨以上800种 |
8轨以下300种;10轨以上500种 |
4轨以下200种;6轨以上300种 |
1 |
|
| ||
B5 文献管理16分 |
按中图法分类图书1分,期刊音像各0.5分 |
排架按种次号顺序,中国当代小说分到7级类;人物传记分到国;中学教参至少分到6级类,每项各得0.5分 |
同高中 |
排架按种次号顺序;小学教学参考书分到6级类,儿童故事分到7级类,拼音读物按要求设类,每项各得0.5分 |
4 |
|
| |
文献编目以《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1分,期刊、音像各0.5分 |
丛书加丛编名著录并能检索,音像资料能按盒中每单个题名、作者编目并能检索,各加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4 |
|
| ||
核心期刊装订成册,分类编目后进入流通各0.5分 |
装订达核定种数的60%得0.5分,达80%以上,得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音像资料分类编目后进入流通 |
|
|
|
2 |
|
| ||
图书期刊音像,有总括登记和个别登记帐,入校产管理,每项各得0.5分 |
|
|
|
2 |
|
| ||
定期剔旧,有注销手续 |
|
|
|
1 |
|
| ||
图书三年清点一次,馆长离任清点,损耗率不超过千分之七1分 |
5年1次得0.5分,3年1次得1分 |
3年1次得0.5分,2年1次得1分 |
同初中 |
2 |
|
|
大项 |
分项 |
细 项 与 评 分 要 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基本要求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
A3 文献流通与服务 35 分 |
B6 文献流通 20分 |
学生班级轮借1分,不分天数全天借阅得2分,全开架借阅再加1分 |
下午12:00~2:00,傍晚5:00~7:00或晚上开放,得1分 |
中午对学生开放加1分 |
同初中 |
4 |
|
|
对学生开放天数,每天1.5小时以上 |
每周三天得1分,五天得2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寒暑假开放 |
期末教师阅卷期间开放得1分;每周1次半天以上开放得1分 |
同高中 |
期末教师阅卷期间开放得1分,回校日开放得1分 |
2 |
|
| ||
学生发证率 |
100%,按比例给分(最小比例为0.25分) |
同高中 |
三年级以上同高、初中 |
2 |
|
| ||
流通统计方式 |
班流量、时间段、生均、个人记录、单本书记录、男女生。每项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3 |
|
| ||
生均借书册次 |
达10册得2分,12册得3分,14册以上得4分 |
达8册得2分;10册得3分;达12册以上得4分 |
同初中 |
4 |
|
| ||
学生阅览室开放每周5天,得1分(包括阅读课) |
每天2小时以上加0.5分,4小时以上加1分(包括阅读课)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无教师搜书扣证现象,有则已进行过处理的 |
|
|
|
1 |
|
| ||
B7 文献服务 15分 |
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研究性学习课(以图书馆为阵地) |
读书征文1学期1次1分;讲座1学期1次得0.5分;读书演讲1学期1次得0.5分,有图书馆参与的研究性学习课1分 |
同高中 |
读书征文1学年1次得1分;读书小报1学年1次得0.5分;读书故事演讲比赛1学年1次0.5分有图书馆参与的研究性学习课得1分 |
3 |
|
| |
图书馆文献知识课,配合学校中型以上活动 |
图书馆入门知识讲座1学期1次得0.5分知识课1学期4课时得0.5分,每课有教案得0.5分,有材料、照片、录相等信息得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3 |
|
| ||
参与学校教学论文集编辑工作 |
参与搜集、整理、编辑工作得1分,分类、编目、入微机流通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文献检索方式 |
有题名、著者、分类号种次号、主题词检索,每项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
文献传递与交流 |
跨校查询、跨校借阅、跨校文献网上传递每项1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3 |
|
| ||
文献揭示服务 |
新书简介、馆藏特色书目、新书展,题录索引,每项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2 |
|
|
大项 |
分项 |
细 项 与 评 分 要 求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
基本要求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
附加20分 |
B8 学术活动 7 分 |
请本市及更高层次著名专家学者到馆作过讲座 |
|
|
|
1 |
|
|
在区县以上大会交流或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得1分;在省级以上交流或发表文章得2分(多人累计不超过3分) |
|
|
|
3 |
|
| ||
图书馆人员受到区县级以上记功或表彰得1分,省级以上得2分 |
|
|
|
2 |
|
| ||
积极参加行政和学术活动等缺席不超过1次 |
|
|
|
1 |
|
| ||
B9环境育人 3 分 |
楼梯墙角有植物、桌、架上有绿色饰物,得0.5分;有背景音乐得0.5分,馆内书画布置人文、优雅或童趣,有宣传栏或读者园地(一学期至少2期)各得0.5分 |
大厅及转角空地有休闲座、馆内有卫生设施各加0.5分 |
有特色阅览室、大楼内有卫生设施各加0.5分 |
有低年级童趣阅览区,大楼附近有卫生设施各加0.5分 |
3 |
|
| |
B10 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 10 分 |
资源共享 图书馆传统文献、数字资源及人员设备实现统一管理;区域或多校实现连网共享、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各0.5分 |
有一万种书目以上的数字图书资源库、一百种以上的期刊资源库或远程使用权,各加0.5分 |
同高中 |
同高、初中 |
3 |
|
| |
资源整合 对自购数字资源及网上信息资源进行中图法分类、元数据编目,各得1分,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文献书目可在同一平台检索的,可再得1分 |
|
|
|
3 |
|
| ||
电子阅览,全校建成无线网或图书馆有线信息点达在校生数10%的,得1分 |
有2个(每室46机)以上电子阅览室的加1分 |
有一个电子阅览室的(46机以上)加1分 |
同初中 |
2 |
|
| ||
学校用于图书馆建设资金,自筹(包括贷款)大于局拨的 |
|
|
|
1 |
|
| ||
有图书馆网页并可供校内外联网查询,经常更新一学期至少两次 |
|
|
|
1 |
|
|
关于常州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细则的若干说明
根据2006年江苏省中小学图书馆装备标准,结合我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原“常州市中小学等级图书馆评估细则”的基础上,制定本评估细则。图书馆装备条件参照省中小学图书馆二类标准,管理和使用参照省中小学图书馆一类标准。
本评估评分细则分四个部分,即A1基本条件,A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A3文献信息资源流通与服务,A4附加。前三项合计为100分,附加为20分。评分结果以四项累加计算。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总分应达到100分。
一、申报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如果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1)馆舍面积缺少达40%以上、布局明显不合理;(2)馆藏图书缺少20%以上,报刊品种缺少40%以上;(3)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位50%以上;(4)图书馆无计算机管理;(5)无电子阅览室;(6)无图书馆网页;(7)学生借阅未实行全开架;(8)生均借阅册数每学期不满10册;(9)教师对学生有扣证搜书现象,而又未作处理的。
二、对已获得市中小学示范图书馆称号,经抽查评估发生下列情况的,将提出限期整改。下列情况中有三项及三项以上经限期整改而未完成的,将摘除铜牌。
(1)根据学校主动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要有本校图书馆发展的五年规划。
(2)馆舍被挤占或部份挤占,改作它用,图书馆设备被移作它用。
(3)每年图书经费不到位,(高中20~30元/人年,初中15~30元/人年,小学12~15元/人年)不能保证平均每年每生新增或更新一本书以上(含二本);
(4)生均借书册数每学期少于10册或弄虚作假,应付检查的;
(5)图书馆工作人员缺额长期得不到补充,人员队伍不稳定;
(6)图书馆开放时间每周少于5天,每天少于1.5小时,有随便闭馆现象,寒暑假不按规定开放;
(7)学校或图书馆每学期无一次读书活动,图书馆每学期无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图书宣传,核心期刊不能按时装订、出借;
(8)电子阅览室功能不完善,建立后不积极发挥作用,维护和保养不落实;
(9)一年中图书馆工作无课题研究和学习计划。图书馆人员终年不参加图书馆界学术业务活动,三年内没有论文获奖,没有在区级以上图书馆学术刊物上投稿并发表文章。
(10)一学期内无任何为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活动方案和记录。无为研究性学习进行过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