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4.8
采访地点:武进区图书馆
采访者:羌琛、孙文霞、翁燕静、秦珂、梅宁、姚佳玥、张永胜、许航、张晓敏、陈梦、方世清、
记录人:梅宁
采访过程:
学生:冯馆长,您好!我们是郑陆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们正在研究“关于镇影剧院和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问题”,有几个问题想请问您,可以吗?
冯馆长:当然可以!
学生:赵馆长,请问区图书馆建于哪一年?
冯馆长:武进图书馆建于1958年8月,在奔牛镇成立。1978年投入5万在湖塘工人文化宫对面建成武进图书馆。地基面积有600平方米,1988年至1990年前后投入10多万元。后来在武进博物馆迁址淹城的基础上,投入6000万将原武进博物馆改造成新的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图书馆面积5000平方米。但是和周边区图书馆相比,面积还是不大。
学生: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建造的?
冯馆长:这是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这也是恢复民众教育的举措。因为文化与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发展了,文化事业也要紧紧跟上,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学生:现在藏书多少万册?
冯馆长:现有藏书27万多一点。图书馆有这几大功能:教育、情报、收藏、传播四大功能。特别是收藏功能可能同学们不大了解,我特别向大家介绍。前辈对文化知识积累形成文字后,我们要收藏整理、保存并利用。武进区图书馆作为县一级图书馆,藏书量列全省第九位。
学生:借书人多吗?一年图书流动量大概是多少?这个流动量是否逐年增长?
冯馆长:说到流动量,缺憾的是书不是很到位。一年有12—13万人次借阅。
学生:你们采取哪些措施来吸引读者?借阅方面是否有新的规定?请您介绍介绍?
冯馆长:因图书馆刚搬迁到这里,刚开始借阅人很少,为了吸引读者,我馆采取了一些措施:1,免费借阅或查阅各种资料,只要办一张卡,收10元钱的工本费,60元的押金,一次借3本,还期一个月。2,走出馆门办公,在社会上扩展,延伸服务。湖塘镇上有4个,部队有6个。今后还将扩展到村里,图书送到读者门口。3,上门办证,扩大读者流量。下步到社区办证,为他们提供方便。4,今后将举办报告会,讲座,各种培训来扩大影响,吸引读者,把书送到人们手中。
学生:一般有那些人来借书?
冯馆长:1,少儿借书,读者占三分之一2,社会群众包括外来民工,老年读者中退休教师最多。他们看的保健书多,有的把它记下来。
学生:一年用于添置和维护书籍大概要投入多少资金?
冯馆长:政府一年投入120—130万元,养人钱多,20万化在图书上,今年将投入40万元来丰富图书。
学生:那么,国家有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呢?江苏省呢?
冯馆长:国家没有。省也没有,现在还是草稿。武进图书馆属于武进区文化局管理的。省市图书馆只是业务上的指导。
学生:对于发展武进图书馆,今后有什么规划?
冯馆长:发展趋势:1,今后改造大图书馆面积在10000—15000平米;2,增加人员